你是不是也對「免試入學」、「第一次基測」、「第二次基測」、「北北基」、「一綱一本」等,覺得非常熟悉卻又一無所知呢?新北市三百多名國中小校長們都疑問重重,也難怪家長一頭霧水。
今、明兩年,國中生的升學制度有三大變革。第一,從二0一0年新增的免試升學制度,將在全國擴大辦理。免試升學採計在校成績,依照各高中職配給的名額,依百分比序錄取學生。今年首度登場的臺北市、新北市和基隆,還區分成「自辦」與「共辦」。
第二是今年首度登場的北北基聯測。臺北市、新北市和基隆市,將在全國舉行第一次基測的同一天,獨立舉辦北北基聯測。住北北基區的國中生若想考北北基以外的學校,就得選擇報考全國第一次基測;而北北基學區以外的學生,若想念北北基學校,則報考北北基聯測勝算才高。
對參加北北基聯測的學生來說,與過去最大的不同在於:「今年必須第一次就考好」。「北北基九0%的名額,在北北基聯測分發後就已底定,剩下的名額是跟全國考生競爭,」萬芳高中教務主任程懷遠解釋。
第三,教育部預計當免試入學擴辦,考第二次基測人數會下降,最快在一0一年將基測次數減少為一次。
從過去只有聯考「一條路」,到現在包括免試入學、申請∕甄選入學、登記分發的「三線道」,已是現今國中升高中的常態。最主要精神,就是希望具備不同優勢的孩子,能透過不同入學管道,適性發揮。
多元入學的核心精神之一,是希望打破「明星學校」思維;從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到贏得國際服裝設計大獎的古又文,行行出狀元觀念也逐漸深植人心。父母應該首先考慮孩子的性向和專長,而不是又陷入另一種「明星學校」迷思,覺得「與其念三流高中,不如念一流高職」。
臺北市國中輔導工作小組諮詢顧問曾明惠觀察,有些孩子靠著優異的國文、英文、社會科分數進入高工電機科就讀。進去後才發現,專業科目因數學、理化基礎太弱而無法跟上,只好轉讀應用外語或工業設計。
臺北市大安高工輔導主任林浥雰也直言,高職每週的動手做實驗課高達七堂。若孩子的優勢是國英數,但物理、化學基礎不佳,「建議還是不要太早職業分流」。觀察孩子,若從小就明顯喜歡拆電器、玩齒輪、組樂高,沉迷寫程式而非只打電動,則表示對「動手做」有濃厚興趣。不妨先詢問孩子在國中電學、力學等單元的興趣與基礎。若對建築有興趣,建議也先參酌國中性向測驗,是否具備明顯的數學推理、抽象空間關係性向。
「給孩子主張與發聲機會,而不是仍以大人意願為依歸,」臺北市教育局主任祕書馮清皇提醒家長,從國一可以找時間與孩子討論生涯想法,協助他們發現自己,「千萬別等到國三才開始」。先了解孩子的性向與能力,再與升學制度結合,才有助適性發展。
(天下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