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21日 星期三

富少爺不掃廁所? (台北)

今天聽我老婆說,她以前的同事跑到政大附中去任教,結果遇到一個學生不願意配合學校的要求來打掃。只好跟學生家長溝通,結果對方說我家豪宅價值四千萬,也沒讓我兒子打掃,讓這老師氣結。據說這位家長也是某校校長,政大附中裡面這種家長背景也是教育界的特別多,我聽完只是笑笑,繼續跟我朋友網路聊天。反正台灣的教育界這種奇特現象很多,以前我小學同學的爸爸,是教育局裡的人,後來她姐姐大學聯考不理想,他那在教育部任職的老爸,就透過關係讓他老姐變成台大學生,當下身分有了截然不同的改變。而以前我老哥的同學,一個姓林,姐姐現在是立委,他爸爸曾任教育部次長,而還有一個姓魏的,老爸是督學。兩人結伴逃學,跑到花蓮,當時的校長,據說跑到花蓮去親自迎接,還再三安慰,絕對不會有事情。再看看,很多在學校教學有問題的老師,都被下放到鄉下去。這些人可能會在課堂上打學生,或者在課堂上特異獨行,所受的懲處,就是到鄉下去糟蹋學生,搞得好像是學生作了錯事,要用這些老師當成刑具來處罰學生。前天晚上,一個以前我老婆在草湖教過的學生打電話給她,聊到近況。他隻身上來台北讀書,每天晚上打工。另外一個同學則是讀夜間部,白天在麵包店打工,順便住在哪裡。這麼認真的學生,需要用這些爛到不行的老師去懲罰他們嘛?教育部跟教育局,你們的良心在哪裡?再說到最近老鼠餐事件,以前我讀國中的時候,就有遇到我排隊要買蚵仔麵線,結果當排到我前面一個人要買的時候,湯杓撈出一隻大老鼠!當下真是立刻閃身離去,決定省下一餐,只是看著剛剛排我前面,那些轉身離去的人,正在大口大口吞下碗裡的麵線,心裡想著無知或許也是種福氣吧?

2005年11月28日 星期一

鼓勵學中文 星國推出數位教材

新加坡的學生日常生活都使用新加坡式英語,對中文的學習興趣不高,新加坡教育部為了加強學生學習中文的興趣,為小學生設計新的華文課程,並搭配活潑的數位內容,預計在明年開學時,讓二十五所小學一、二年級學生採用。根據新加坡教育部的設計,這套新中文課程搭配數位電子教材,將讓學生一邊聽課文、一邊看文字,學習漢字的構形,如果學生答對漢字的構形,就會有音樂鼓勵,唱作俱佳,希望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新加坡教育部指出,新課程互動性強,讓學生模擬生活情境,實際使用語言,重點在訓練聽、說能力。新華文課程規劃員鐘竹梅在接受亞洲新聞網訪問時指出,老師可以讓學生用中文自我介紹,介紹他的朋友,形容他的生活與居住環境,在系統化的教學之下,聽、說能力就會提升。這套新中文教學課程與數位教材,預計從十二月中旬就可以讓家長與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上網試用,並可以購買新課程的課本。新加坡教育部預計,這項中文新課程將在二OO七年推廣到新加坡所有的小學一、二年級學生。

2005年11月16日 星期三

家庭教育精選網站

優質教養小百科悠遊網路教育資源的最佳起點 網站:海闊天空教育網站
網址:http://www.lcenter.com.tw持續提供深度教育議題報導的Lcenter,為《天下雜誌》所設置。使用者不但可以從國外教育新趨勢吸收新觀點,閱讀「資源提供」的每月好書推薦,也可以得知不同領域的好老師樣貌。本站為鼓勵家長營造家庭共讀空間,提供兩百本不同繪本的共讀教案及各式各樣的教學資源!
守護孩子唯一的童年 網站:信誼基金會教育網站
網址:http://www.hsin-yi.org.tw信誼基金會從民國六十年成立至今,累積非常多教學相關資源。網站中從親子教養的理念開始,進一步開闢父母親專屬的父母學苑及給親子的親子遊戲書房、孩子的閱讀大觀園、故事劇場等專區,提供既豐富又精采的教養資源!
當個快樂新父母 網站:人本文教基金會
網址:http://hef.yam.org.tw/堅持社會要變得更美好,一定要從「教育」開始的人本教育基金會,不僅以森林小學及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著稱,也非常重視親職教育。人本文教基金會的網站有針對時事議題的議論專區,也有親職講座的相關訊息。
家庭互動平台網站:台灣婦女網路論壇
網址:http://forum.yam.org.tw/women/index.htm透過親子對話、兩性教育、人身安全、生活與休閒、生涯與工作、婚姻與家庭等六個不同議題的討論,讓許多爸爸媽媽可以與網路的朋友分享生活心情、教養經驗以及對婚姻及家庭互動的心得。偶爾還可以聽到許多孩子的心聲!
家庭妙管家網站:媽媽的城堡
網址:http://www.mommyhouse.com/ 媽媽的城堡網站,為正在努力陪伴孩子的爸爸媽媽所設置,包括保母聯絡網、親子教室、親子資訊、床邊故事等訊息,最特別的是還有育兒的二手用品拍賣,讓爸爸媽媽可以互相支持,共享資源。
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網站:奇蜜親子網
網址:http://parent.kimy.com.tw/這個網站適合即將為人父母的家長、正在面對孩子青春期情緒的煩惱家長,或是想要抒發自己在學習路上有些煩惱的學生。網站上有些有趣的問卷調查,如您最介意孩子有哪項性格?也能讓您更了解其他家長的想法。奇蜜親子網透過新聞訊息及陪伴孩子的好方法,讓家長能有效的處理親子情緒議題。
家庭成長好幫手兒童資源集結地 網站:內政部兒童局
網址:http://www.cbi.gov.tw提供台灣兒童、青少年及家長政府推廣兒童相關權益及補助的訊息,包括中低收入家庭幼童托教補助、講學金申請、兒童福利措施簡介、兒童人權公約查詢。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如果能熟悉政府的相關政策,可以有更多教育資源,讓家庭教育的負擔再減輕。永不停頓的成長——學習型家庭 網站: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網址:http://www.cfe.ntnu.edu.tw/家庭研究近年來在台灣興起,台灣師範大學的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
這個網站有著家庭教育的發展緣起、家庭教育法的相關法規以及兼顧學術與實務的教學資源,醞釀在網站背後的則是許多台灣師大的家庭教育學者對家庭教育的堅持。學習型家庭的倡導,也是這個網站的重要特色,不同的學習型家庭型態及其推動策略,都可以略窺一二。

照顧孩子,不遺餘力 網站: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網址:http://www.ccf.org.tw/兒童是國家最重要的資產,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簡稱家扶中心)為台灣兒童保護的重要推手,除了提供兒童保護的支援體系、倡導照顧兒童的觀念,也將兒童福利的訊息提供給一般民眾了解,希望讓加諸在孩童身上的身體暴力、精神虐待、色情污染等永遠遠離,而家長也可以得知照顧孩童的好方法。
給孩子一個更好的世界 網站:兒福聯盟網站
網址:http://www.children.org.tw/ 倡導兒童福利觀念及保障兒童人權的一貫宗旨,持續性的推動兒童福利相關法令之修定,積極協調及結合全國兒童福利相關機構、團體,彙集民間資源與資訊,可以找到與兒童相關的法令與福利,也可了解隨時提供的兒童新聞。
孩子的秘密基地 網站:太樂蜂的秘密基地
網址:http://www.kids.org.tw這個網站是專為小朋友設計的!小朋友可以在週一至週五下午4:30~7:30,撥打免付費專線0800—003—123找哈囉值日生談話。如果您是家長,可以透過網站中所提供的小朋友的心情故事,更了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麻煩及解決方法。
家長權益不容忽視 網站:家長學苑
網址:http://www.parentschool.org.tw/ 完全為家長所準備,不僅有豐富的育兒資訊、家長權益相關的說明、E世代父母應該知道的時代潮流,也有各地家長團體的聯絡網路。
親子活動e起來增加親子互動的科學遊戲 網站:科學小芽子
網址:http://www.bud.org.tw/index.htm由中華少年成長文教基金會所設立的科學小芽子科學學習網站,曾兩度獲選為全國十大優質兒童網站,在親子共同學習的路上,提供家長許多不一樣的學習創意點子,包括可以在家中與孩子一同嘗試的小實驗!
讓網路成為24小時的教室 網站:學習加油網
網址:http://content1.edu.tw/為精準提供網友相關教學資訊,分成不同類科、不同年級教材的學習加油網中,包括九年一貫各大領域的教案、國高中課外補充教材、高職類科的教學小撇步,及全省鄉土資源教材聯網等。
不同的家特殊兒童的家 網站:有愛無礙
網址:http://kids.dale.nhctc.edu.tw/ 有愛無礙網站,提供教育發展較遲緩及需要更多陪伴與照顧的孩子有效的特殊教育概念。分成給老師及一般民眾的兩個區塊。
原住民孩子的家 網站:原住民兒童網站
網址:http://wawa.pts.org.tw/index.php 如果您需要多元化的原住民兒童所需的教學資源,或是想多了解有關原住民文化的資料,這是不能錯過的好站。
單親媽咪的快樂生活 網站:單親媽咪快樂生活網
網址:http://singlemothers.yam.org.tw/討論區的部份,希望透過支援網絡的建立,帶給單親家庭另一種形式的心理支持與鼓勵!

2005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建中學生之死

台灣教改幾經十多年,傳出台灣最好的建國中學高一學生跳樓,重重給教改一擊,誰該替台灣教改負責?聯考讓許多五年級以上的人,痛苦不已,對教育制度有許多深層體認,當這些人位居社會中堅份子,甚至掌控政治資源時,對當年的「偉大」志向充滿熱忱,開始進行「教改運動」,此時也是台灣政治開放,人民享有「大鳴大放」權力的開始。過去聯考制度遭到許多莘莘學子與家長批判,但當時處於威權時代,人民只有默默承受,默默接受「填鴨教育」,只有「拒絕聯考小子」一人,有如曇花一現,以直接行動表示對填鴨式教育的抗議,可說轟動一時,在平靜的湖水中激起一絲水波--可是也僅止於此,反對「填鴨教育」的人仍然不敢站出。當政治開放,這些人居於社會意見領袖,展開「教育改革」,但這十年來,教育學者提出意見、家長提出意見、老師提出意見、媒體有意見,反正只要受過「填鴨教育」荼毒、有嘴巴的人都可以對「教改」提出意見,也因此東改改西改改,改成不成人形。「教改」沒有人錯,錯只是大家都太關心下一代的教育,以為自己所提出的才是對下一代最好的方式,太關心,加上大鳴大放時代,讓教改失去「中心目標」,失去焦點。模糊後的教改之路該如何走,「愛他適足以害他」,這是每位對教改熱忱的人,該反省思考的時候。究竟台灣教改可以讓下一代快樂嗎?如果不行,那就回歸「填鴨式教育」吧!

2005年10月20日 星期四

老師打人 (台中)

人本教育基金會20日播放由台中市居仁國中學生自拍的體罰影片,內容描述遲交作業的學生被老師打了9下手心和10下屁股。人本基金會執行董事史英痛批,這樣的影片若在先進國家播放,教育部長是要下台的,在台灣竟是司空見慣的事。體罰有多嚴重?根據人本基金會調查,有65.1%的受訪國中、小學生表示,從上學期到現在,在學校曾經被老師體罰,如果按照台灣約283萬國中小學推算,也就是這個學年度台灣約有184萬個孩子在學校遭受體罰。進一步分析,56.8%的學生所受到的是屬於遭受身體上痛苦的體罰,像是挨打、禁止吃飯喝水、罰跪半蹲;另有23.9%是遭受到攻擊性行為、教唆傷人或是公然侮辱的體罰方式。史英表示,居仁國中服膺升學主義,該學之前還有蓋違建收學生,甚至有發生學生金錢被偷,還裝設監視器,儘管有找到偷竊的學生,但一再播放影片,已對學生的人權造成影響。民進黨立委管碧玲則提到,她女兒有過動的情況,上國小後,等了5年才會寫國字,如果因為女兒學習成效不好就天天打,那她女兒就完了,但她女兒現在充滿自信;反觀台灣的教育機關卻教小孩「暴力是有用的」,這是不懂教育,因此提案要求教育基本法修法,將禁止體罰內入法律中。

2005年9月30日 星期五

教育那裡出問題?

根據金車文教基金會的調查,五成二的教師有憂鬱症,另有民代推估全臺不適任教師高達八千餘人;臺北市議會親民黨團的調查則發現七成一的老師不滿意現今教育政策,有近五成教師考慮將孩子送出國念書!八成一的老師認為教改將造成貧富階級擴大,七成七的教師覺得教改未尊重基層教師。「臺灣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這是許多關心教育者最想知道的答案。如果從上述調查研究來看,我們不禁要問,造成當前教育困境的主因是教育政策,或是教師本身;是教育政策有問題?還是老師有問題?我從小就立志當老師,成為正式老師後,也一直以教育工作為榮。每當有人問起我的工作,我總是大聲、高興的告訴對方,我在學校服務,我是老師!但,自十多年前的教育改革開始,我發現我在回答相同問題時的態度越來越猶豫,語氣越來越遲疑,後來乾脆介紹自己是「文教類」,是「自由業」,就是盡可能不說,我是老師!為什麼不說自己是老師,因為這會引起許多不快。知道我從是教育工作的朋友,總是像連珠砲發出許多難以說清楚的教改問題,「什麼是建構數學?」「九年一貫為什麼跳著實施?」「為什麼會出現一綱多本?」「科目跟領域有什麼不同?」「推甄好?學測好?」「作文要不要補?」「為什麼小一就要上英文?」「小一才剛入學就要學注音符號、英語和臺語?」「現在的老師怎麼都不管學生了?」「怎麼會有那麼多流浪教師?」,問題一籮筐,答案通常就在風中飄蕩,任您說破嘴,只要一句話就讓您說不清楚,講不明白,「照您看,安奈改甘有恰好?」「照我看,越改越不像話」「總講一句,現在的教育,太亂了!」朋友說出我的心內話,只是自己不宜像他那麼直接表白;在現今教改環境下工作的老師們是十分辛苦的一群。

2005年9月28日 星期三

搶救國文聯盟籲重視古文教育

搶救國文教育聯盟特別選在教師節,也是孔子誕辰紀念日,舉辦「孔子在哭泣」座談會,希望在這個特別的日子,喚起民眾對古典文學教育的重視,否則語言淪喪,將成為台灣最大的危機。文學界與教育界人士發起的「搶救國文聯盟」特別選在孔子誕辰紀念日,發動搶救國文連署,也舉辦「孔子在哭泣」座談會,邀請多位學者暢談文化經典教材的重要性。聯盟發言人譚家化說,教育部訂定的「高中九五課程暫行綱要」,將現有課程兩百一十九篇語文教材,刪減為四篇,並將論語、孟子選讀,放入選修課程,在教育普遍重視英、數、物理、化學等科目的情況下,論語、孟子納入選修,「等於廢教」。擔任搶救國文教育聯盟總召集人的余光中指出,台灣同時面臨國際化與本土化的衝擊,英文強勢而中文卻沒落,古典文學是祖先的遺產,也是莫大的財富,台灣若拋棄這項文化遺產,將面臨最大危機。余光中說,某次到中國大陸訪問,被問及台灣「去中國化」的問題時,他回應說,去中國化是中國開始的,過去中國人學習馬列主義,文化大革命要解放中國,提倡「破四舊」,中國大陸過去「去中國化」的惡果已被看見,中國政府自改革開放後,正朝文化傳承方向前進。余光中呼籲教育部、文化界與傳播媒體重視台灣的危機,正視古典文學與國語文教育,否則「沒有語言,人民沒有向心力,也無從溝通」。

2005年9月26日 星期一

都會遊牧民族教育問題多

現代都會中有一群新遊牧民族,是社會角落裏的弱勢族群,壯丁白天出外找工作,家裏只剩老人跟小孩。這些學齡前的孩子,沒錢上幼稚園,學習出現困難,只能靠志工,義務教認字,小孩的教育也成為最困難的問題。在台北都會裡,有一群6、7歲的孩子,在大漢溪河灘地旁長大,在三鶯橋下玩耍,他們是阿美族都市原住民,也是遊牧民族的第二代。這些孩子沒錢上課後輔導,更別說是才藝班,國小下課聚在一起,只有躲避球,成為最重要的娛樂。由於父母親外出打零工,整天不在家,家庭不能給孩子的輔導教育,有些志工便義務幫忙,賣力替學齡前的孩子補習,希望燃起他們唸書的興趣。社工員王秀群表示,他們最擔心的是,這些小朋友的學齡前教育多半不被重視,上小學後很容易跟不上進度,萬一這些孩子都不再喜歡唸書,甚至中輟失去學習的勇氣,未來找工作一樣將成為問題。在都會叢林中,貧窮,不該是原罪;生活困境,也不能阻擋這群孩子學習的權利。

2005年9月21日 星期三

從悔過書談教育的罪與罰

近日因家長與學生未繳學費而罰寫悔過書的事件沸沸揚揚,令本人憶起去歲此時閱讀雜誌所刊載的內容,以及本人的經歷,頗為不勝唏噓。該雜誌報導一群二十至三十歲年輕人,學生時期曾遭受教師暴力懲罰而影響自尊心,甚至自暴自棄誤入歧途,其中一位電台主持人,在離校多年後鼓起勇氣撥電話至母校,找尋那位毆打他的老師,詢問他:「你是否還有打學生?」該位為人師表、百年樹人的「叫師」即刻狂吼:「那麼多年你還走不出陰影,可見是你的問題!」掛上電話,這位年輕人不寒而慄,陰影再度浮現…。這種恐慌本人感同身受,本人曾受某位老師多年折磨與羞辱,該老師曾因同學算錯一題數學,要求他們說「我是豬」十遍;亦曾在全班面前批評某些學生「沒家教」,仍大言不慚的說:「罵沒家教是罵你們的父母!」本人亦曾遭受該老師諸多言語責難,諸如因課業問題被辱罵笨蛋、白癡或是無數次拉臉頰打耳光。試問在學校讀書,老師難道無責任教導學生?家長掙錢讓小孩上學換得一句「沒家教」的代價,究竟誰才是無教養的「偽君子」? 暴力的定義絕非僅止於肢體,造成對方不安更是屬於心理暴力,如同因學費而寫悔過書更是於法不合、於理不容、於情不堪的暴力行徑,本人疑惑的是:之前已陸續有家長因逾期未交學費而罰寫悔「過」書,為何這些家長受此奇恥大辱仍能忍氣吞聲?想來全是出自愛護孩子的心,甘受屈辱。父母的愛令人動容,正也映照學校勢利的嘴臉多麼讓人厭惡。悔過書事件,希望除了能讓大眾審視教育問題的漏洞,與教職人員的品格操守問題,更重要的,乃地方要與人民建立良好的溝通平台,村長、里長、鄰長,坐領高薪與福利,要做的並非只是在選舉前發放選舉公報與投票通知,而是要時時主動關心每戶民眾的情況,像李同學這樣家貧卻又無奈的學生,更須幫助他們向相關單位申請補助。鼓勵與責罰的界線絕不模糊,黑即黑,白即白,無灰色地帶。我們必須肯定多數教育人員是用心諄諄教誨學生的,像本人求學歷程儘管曾遭逢莫名對待,慶幸的是仍有諸多支持且提點本人的老師。每則新聞數日後很快被淡化,問題能否徹底解決還是未知數,但歷史不能遺忘,畢竟,我們不希望台灣的教育,成為失敗的象徵。

2005年9月20日 星期二

玻璃娃娃事件的影響 (台北)

景文高中的陳姓學生,因為背扶玻璃娃娃顏旭男,不甚因積水滑倒導致顏旭男摔倒致死,全案經高等法院判決陳姓學生要賠償顏旭男家屬一百多萬,引發輿論的熱烈討論,在教育界更引起一陣漣漪,許多老師甚至表示,以後不曉得如何教導學生。也有老師表示,教育工作是老師的責任,如果遇到類似的狀況,只有多小心,多付出一點關心。一位國小主任則認為,特殊生的家長與老師要先多溝通,讓家長多了解孩子在學校裡的狀況,減低誤會與摩擦。這起事件主要還是導因於在學校中沒有設置無障礙設施,這些設施也許在公立學校中都由教育當局配置妥當,但許多私立學校也許礙於經費,並沒有設置的十分良好,主管北縣特殊教育學生事務的黃課長則表示,希望特殊生的家長都能夠配合教育局所做的鑑定安置,如果一定要就讀私校,也請家長先了解該校的環境,各級私校也應該要考量有沒有能力接納特殊生。就現行法規看來,每位身心殘障的特殊生,都可以申請一位助理人員在上課期間服務他,但是一個小時只有八十元的鐘點費,加上有些學校可能地處偏遠,找不到助理員。黃課長希望學校能盡量尋求一協社服團體的支援,協助招募義工到校幫忙,北縣教育局也有計劃在將來主動替特殊學生媒介義工服務。法官對玻璃娃娃這個案件的判例,對許多老師造成震撼,但是相信絕大多數的老師,還是會把教育視為良心事業,為孩子貢獻最大的心力。

網路互動頻繁 教育活了起來

陳文和網際網路個人化廣播電台─「二○八室」podcast(播客)的製作群可能是廣播史上最年輕的團隊。他們是來自美國緬因州威爾斯小學三、四年級學生,齊心協力包辦廣播節目的撰稿及製作、錄音等工作。自從今年四月開播,「二○八室」播客擁有一百七十一名閱聽訂戶,固定每周透過iPodder、iTune等軟體下載收聽學生們製播的「學生新聞」、「一周體育要聞」等音訊檔節目。小學生製播「二○八室」酷podcast是指以iPod為代表的多媒體檔案播放器,接收經由類似廣播模式在網際網路上發布的多媒體內容的行為。目前正被教育界的先鋒運用來進行探索性實驗教學。在威爾斯小學進行podcast實驗教學的史普蘭可老師指出,每周廣播節目的製播激勵學生們勤於廣泛閱讀、研究、寫作,上學成為學生每天迫不及待想做的事。美國全境各級學校一些觀念先進的教師正運用類似podcasting等網際網路互動技術進行實驗教學,著手中的方案包括:緬因州鄉下學生與舊金山市區學子間共同經營網誌(部落格),藉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並拓展文化視野;運用網際網路語音通訊協定與全球各地學校進行交流,以磨練外語溝通和辯論技巧;以及都會區學校虛擬實境教學。作業貼上網誌交流勵人勵己舊金山伽里略科技學院社會研究學教師艾齊洛斯設立部落格網站,讓舊金山與緬因州鄉間的中學生將歷史作業張貼上網供人點閱,學生們最初的參與意願並不高,一直到艾齊洛斯要求他們描述各自居住的社區,才激起學生們的興趣。有位學生指出,她居住的舊金山譚德隆區販毒與幫派暴力事件層出不窮,這讓緬因州的學生大呼不可思議,他們原本以為這些只是都會的傳說故事。這個網誌隨即成為學生們就各類議題交流彼此意見的園地,討論的主題涵括:學術評量測驗新制內容、不參加班級舞會的好藉口等。艾齊洛斯是受該校圖書館員狄拉尼啟發。狄拉尼協助學校華裔中文教師姜老師為華裔美籍以及來自中國的移民學生設立部落格網站,讓學生們能與加州聖塔芭芭拉等地研究華人社區的學生交流經驗。學生們不僅寫作能力大幅提升,也在自力錄製文章音訊檔供網路廣播的過程中,逐漸改善中英文的發音與腔調。顯然學生因為作品擁有一群閱聽眾而獲得極大的鼓勵。

家庭教育及社會適應

中國與外籍配偶所生子女,逐漸進入小學、中學就讀,新台灣之子的教養課題,受到相當重視,教育部今天在雲林縣斗南鎮大德工商職校,舉行「兩岸婚姻與家庭教育研討會」,希望從學者交流中,尋求有助於家庭教育與社會適應的方針。由教育部主辦、雲林縣家庭教育中心、家庭教育學會合辦的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從事兩岸婚姻與家庭教育的教學、研究、實務工作的學者專家,透過論文發表與綜合座談的交流,有助兩岸家庭教育與社會適應的方向。雲林縣代理縣長李進勇指出,目前為止,台灣已有將近三十萬的中國女子遠嫁台灣,約佔所有外籍配偶的四分之三,包括中國與外籍配偶來台後的社會適應問題,受到相當重視,尤其是所生子女「新台灣之子」的教養問題,不單純是家庭教養,學校與社會的因應,也是重要課題。與會學者從心理、生活、家庭、學校、社會等角度提出探討,特別是在家庭教育方面,輔導外籍配偶家庭對子女的教育,加上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的協助,是重要的一環,也需要相關單位的共同配合,從根本性做好家庭教育,適應學校與社會,學校與社會對新台灣之子問題,也才能適當因應。

38 所「特色學校」 (新北)

又到了開學的季節,不少地處偏遠的學校又碰到招生不足的問題,但對一些台北縣地處偏遠的特色小學來說,學生人數一點也不是問題,儘管這些學校的「在校」人數不多,但每年接待的「流動」學生,卻一點也不缺。
萬芳國小老師董玉芳說,「坪林就在文山附近,但那就像另一個世界,例如漁光家長種茶,和我們熟悉的家長行業不一樣,漁光遊學牧場對來自都會的孩子,是很好的場域學習,過去讀書知道的可以在那個環境真正看到。」遊學招生要衝到這樣的績效,要花多少錢?用多少人力?郭雄軍說,遊學計畫初期開辦費要靠老師自掏腰包,企業和友人捐助,「品牌課程」知名度打響後,收支對列後逐漸有累積,用來增添學校設施,如建置生態展示室、教學情境布置等,同仁全年無休的付出,涓滴成就漁光今天處處可學習的優美豐富校園。對漁光的未來,明年即將四年任滿的郭雄軍仍然不確定,但經歷過這美好的一戰,他知道,漁光已經成為許多孩子人生中值得回憶的美好經驗,在台灣國民教育的歷史紀錄上,也會留下漁光的足跡。漁光遊學的故事,才剛開始呢!和美國小 孩子的自然生態教室在龍洞山海教室裡浮潛、攀岩,挑戰體能極限夏末初秋午後,一台台自用客車從東北角濱海公路轉進狹窄的龍洞街。「今天的天氣很適合浮潛或潛水。」和美國小校長張伯瑲指著左前方那片龍洞灣。太平洋暖流和東海寒流交會帶來美麗豐富的海洋生態,只要潛進龍洞灣,很容易愛上與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共舞的感覺,「這裡除了鯊魚,電影《海底總動員》出現的海洋生物大概都看得見。」浮潛體驗學習營和美國小的校地僅○.二七公頃,是全國校地最小的偏遠小學,卻擁有海闊天空的教學場域。一九九九年六月一場前所未有的「海底畢業典禮」,讓NHK、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等國際媒體記者以及國內各大媒體記者在龍洞灣大集合,十一位畢業生在海底領取畢業證書的畫面,很快從國內傳播到各國。潛水畢業典禮從此成為和美五、六十位學生每年最期待的日子。「潛水,是這裡世代居民賴以為生的基本能力。」張伯瑲解釋,龍洞附近居民以養殖九孔、採收石花菜及漁撈業為生,他們必須潛入海中撿拾養殖或野生的九孔、在海床石頭上摘採石花菜、抓龍蝦。家長的提議促成和美國小發展出潛水課程,也激發學校發展靠海吃海,靠山吃山,把都會大校望塵莫及的山海獨特資源,轉化為龍洞海洋教室、龍洞岬步道、漁村人文等「龍洞風情話」這些非常在地的特色課程經過精選後,成為北縣特色學校中最吸引人的遊學套餐之一—-龍洞山海教室。「浮潛體驗學習」是龍洞山海教室遊學最受歡迎的課程,但潛水活動受天氣影響很大,只適合五月到十月進行。不過,「龍洞岬步道」的生態解說活動可以全年無休。和美國小校園旁石階下去可到龍洞岬步道,屬於四稜砂岩的龍洞岬,正是北台灣最堅硬而且最古老的岩層,地質年代超過三千五百萬年,與鄰近鼻頭國小有六百萬年、岩層較鬆軟的鼻頭岬形成強烈對比。張伯瑲記得,一位來和美參訪的大學教授走進他的辦公室,看到擋門的石頭時臉露驚奇,問他說:「你知不知道這塊石頭是很古老的化石?」「知道啊,我們這邊到處都是!」和美學生都是龍洞岬步道生態的小小解說員,尋常假日在校園遇有外來遊客,有時還會熱心義務導覽。孩子對外人友善不怕生,對外國人也早已見怪不怪,因為除了龍洞灣這個潛水天堂,龍洞岬北側那一大片千仞峭壁形成的「龍洞國家攀岩場」,也使各國喜好攀岩運動的人士前來挑戰極限。
去年底,張伯瑲將這個全台最大的天然攀岩場納入和美學生的課程,「看到孩子必須超越自己、全力以赴的攀岩神情」,張伯瑲就覺得發展攀岩課程很值得。基於天然岩場需有完整配備以及專業教練帶領的規定,以及安全考量,攀岩體驗課程目前尚未列入和美遊學特色課程。不過,光是帶到這片攀岩場腳下,感受岩場傲立海天之間的磅礡氣勢,聆聽三千五百萬年的古老故事,就值回票價了。長坑國小 孩子的童年野趣長坑遊學中體驗土堆裡挖筍、採柚的樂趣從中山高林口交流道下,往八里方向經過林口高爾夫球場,蜿蜒的山間小路林木蓊鬱,宛如進入幽靜的時空隧道。不多時,遊客忍不住驚呼,八里新傳說的「童話城堡」特色學校——長坑小學乍現眼前。「台北怎麼有這麼美麗的小學!」三年前接任校長的李麗昭,回想初相逢時打從心底發出的驚歎。長坑國小的家長大多務農,本來的「生產工具」就是一片片竹筍園、柚子園,因地處偏僻,文化接觸較都市學校少得多,但二年多前北縣府打算推動特色學校方案時,李麗昭知道「機會來了」。從童話城堡出發,「長坑遊學」的動線把錯落在八里山海間人文、自然的采風串聯起來。長坑遊學風味餐竹筍園、柚子園成了都會孩子體驗農事的遊學天地。「你們知道為什麼八里出產的綠竹筍叫做黃金筍嗎?」長坑國小的親善小天使引發遊學者的好奇,原來八里農人趁竹筍還沒出土、顏色呈金黃色時採收,色香味最美,「黃金筍」因而馳名,與文旦並列為八里二大農業特產。親自挖筍或採柚課程饒富趣味,而品嘗學校義工隊長郭麗美帶領的社區媽媽料理出來的「長坑遊學風味餐」,更令大小朋友滋味難忘,這些社區媽媽可是八里廚藝競賽的「食神獎」得主。「家長與社區人士的支持,正是長坑遊學課程的最大資源。」李麗昭很感激。郭麗美覺得自從開辦假日特色小學後,長坑小學的孩子變得主動、大方,可以面對遊學來賓講著:八里左岸、觀音山、挖仔尾紅樹林、十三行博物館、廖添丁廟、台北商港……,絲毫不見鄉下孩子的羞澀。不只學生改變,老師也發生「質變」。長坑成為台北縣特色學校先鋒種子後,李麗昭帶領老師從摸索、嘗試,實地踏查、拍攝照片、繪製八里學習地圖、設計學習手冊,到課程規畫、活動安排、小導覽員的訓練、人力調配、活動帶領,甚至硬體設備增添、網站設置、社區資源整合,這樣發展歷程就好像第一次攀登觀音山挑戰「硬漢嶺」,是學校團隊和榮譽的考驗。二年下來,「大家在面對問題時會採正面思考,人際溝通更良性,在專業上的表現不斷提高自我期許與實現。」建安國小 孩子的親水天堂在螢火蟲學校裡溯溪、渡潭、打水漂「一個有螢火蟲的學校」,會是什麼樣的學校?剛來到這個位於三峽、新店交界的山區學校——建安國小的校門,窮目所盡幾抹綠意,L形校舍與其他偏遠小校沒什麼大不同,當建安國小自然老師陳振威打開建安附設幼稚園一道嵌在圍牆裡的門,宛如柳暗花明令人忍不住驚呼,原來,「一個有螢火蟲的學校」有一條淙淙潺潺的清溪——鹿母潭溪。「這裡可以看到螢火蟲幼蟲吃田螺。」陳振威蹲在溪岸一塊人工溼地旁,用手指輕畫水面笑著說,這溪是孩子的親水天堂,溯溪、高空垂降、打水漂、渡潭、漂浮、游泳、結繩,是孩子鍛鍊體魄、學無止境的溪流教室,是孩子溪中靜坐沉思、聆聽、冥想、溪流文學創作、彩繪溪石的人文搖籃。從去年開始,建安把溯溪和垂降作為畢業典禮的活動,陳振威抬頭望著離溪十八公尺高的橋,「這就像孩子的成年禮。」
沿著另一條生態小徑拾階而上進入校園,風一吹,羅勃、薄荷、迷迭香熟悉的清香混著不同的芬芳撲鼻,大鳳蝶、樺斑蝶翩翩飛舞,眼前又是建安別有洞天的祕密後花園。原來,「一個有螢火蟲的學校」有香草園、民俗植物園、蝴蝶食草園區、水生植物池豐富多樣的植物教學園區。午後天空起了變化,陣雨還未落下,蛙唱蟲鳴,原來,「一個有螢火蟲的學校」還是個蛙蛙王國。沒有圍牆的學校「一個有螢火蟲的學校」的美名,起於三年多年前享譽國內兒童文學領域、有「作家校長」美稱的陳木城來到建安國小之後。陳木城與漁光郭雄軍、深坑林建棕、瑞柑林文生,號稱「北縣國小四大金剛」,曾對教育失望,轉換跑道當記者,最後還是回來百年樹人。在福連國小校長任滿後,大可「晉階」中大型學校,他卻選擇建安。陳木城打通隔離孩子與溪流的圍牆,還爭取到經費徵收學校基地連接溪谷的那片坡崁,「建安是全國第一所擁有溪流以及開發溪流課程的學校!」當北縣府有意在九十二學年度推動偏遠學校轉型為特色學校方案時,陳木城接到郭雄軍的電話,經過「殺人放火」似的組織重整後,很快發展出「讓生命發光——螢火蟲來點燈」的課程,踏上「螢火蟲生態特色學校」之路,「學校課程分享化、產業化,這是為社會整體加值的教育方案,何樂不為?」建安一百三十位學生中有二至三成的外地學生越區就讀,越區人數持續增加,「我們沒被併、被廢的危機。」陳木城笑著說。「螢火蟲生態特色學校」從校外教學一日遊、螢火蟲生態二日或三日周末營,到三天二夜或四天三夜的冬夏令營,招生帶動的遊學人潮日增,上年度約有五千人繳費報名,今年度預估會有明顯成長。如果想給自己重享童趣的時刻,想要給孩子亮晶晶、水噹噹的童年回憶,何不帶孩子到「一個有螢火蟲的學校」來一場遊學新體驗?想遊學特色學校 上網探究竟北縣38所特色學校位於山城、濱海、鄉村,各自擁有獨特的豐富自然生態、地方產業與人文資源,但因各校特色資源不同,校園人力、環境條件有異,以及仍在摸索、發展最適宜的遊學課程以及運作模式,特色課程活動所進行的期間、招生對象、梯次及人數上下限、費用等也不盡相同,每學年會有調整變動,有些學校還提供課程套餐或主題課程由報名對象選擇或自行組合。特色學校是利用「平常日、周休二日或寒暑假」,規畫辦理「一日、兩日或多日」的參觀、遊學、研習、交流等活動,服務對象以小學學生為主體,但各學校可自行決定延伸至親子同行或其他年齡層。目前38所學校共同處大概是,報名方式只接受團體報名,而且只接受預約,除非是不可抗拒因素,一概不退定。北縣教育局新出爐一份「台北縣特色學校」摺頁,但內容僅有特色課程簡介,以及學校電話及網址。想帶學生或孩子來體驗遊學北縣特色學校,一定要先電詢前往的學校或上網查詢各校招生簡介或計畫,讀者可透過「台北縣藝術人文教育資源網」(http://arts-culture.tpc.edu.tw/link.php)連結各校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