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20日 星期二

38 所「特色學校」 (新北)

又到了開學的季節,不少地處偏遠的學校又碰到招生不足的問題,但對一些台北縣地處偏遠的特色小學來說,學生人數一點也不是問題,儘管這些學校的「在校」人數不多,但每年接待的「流動」學生,卻一點也不缺。
萬芳國小老師董玉芳說,「坪林就在文山附近,但那就像另一個世界,例如漁光家長種茶,和我們熟悉的家長行業不一樣,漁光遊學牧場對來自都會的孩子,是很好的場域學習,過去讀書知道的可以在那個環境真正看到。」遊學招生要衝到這樣的績效,要花多少錢?用多少人力?郭雄軍說,遊學計畫初期開辦費要靠老師自掏腰包,企業和友人捐助,「品牌課程」知名度打響後,收支對列後逐漸有累積,用來增添學校設施,如建置生態展示室、教學情境布置等,同仁全年無休的付出,涓滴成就漁光今天處處可學習的優美豐富校園。對漁光的未來,明年即將四年任滿的郭雄軍仍然不確定,但經歷過這美好的一戰,他知道,漁光已經成為許多孩子人生中值得回憶的美好經驗,在台灣國民教育的歷史紀錄上,也會留下漁光的足跡。漁光遊學的故事,才剛開始呢!和美國小 孩子的自然生態教室在龍洞山海教室裡浮潛、攀岩,挑戰體能極限夏末初秋午後,一台台自用客車從東北角濱海公路轉進狹窄的龍洞街。「今天的天氣很適合浮潛或潛水。」和美國小校長張伯瑲指著左前方那片龍洞灣。太平洋暖流和東海寒流交會帶來美麗豐富的海洋生態,只要潛進龍洞灣,很容易愛上與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共舞的感覺,「這裡除了鯊魚,電影《海底總動員》出現的海洋生物大概都看得見。」浮潛體驗學習營和美國小的校地僅○.二七公頃,是全國校地最小的偏遠小學,卻擁有海闊天空的教學場域。一九九九年六月一場前所未有的「海底畢業典禮」,讓NHK、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等國際媒體記者以及國內各大媒體記者在龍洞灣大集合,十一位畢業生在海底領取畢業證書的畫面,很快從國內傳播到各國。潛水畢業典禮從此成為和美五、六十位學生每年最期待的日子。「潛水,是這裡世代居民賴以為生的基本能力。」張伯瑲解釋,龍洞附近居民以養殖九孔、採收石花菜及漁撈業為生,他們必須潛入海中撿拾養殖或野生的九孔、在海床石頭上摘採石花菜、抓龍蝦。家長的提議促成和美國小發展出潛水課程,也激發學校發展靠海吃海,靠山吃山,把都會大校望塵莫及的山海獨特資源,轉化為龍洞海洋教室、龍洞岬步道、漁村人文等「龍洞風情話」這些非常在地的特色課程經過精選後,成為北縣特色學校中最吸引人的遊學套餐之一—-龍洞山海教室。「浮潛體驗學習」是龍洞山海教室遊學最受歡迎的課程,但潛水活動受天氣影響很大,只適合五月到十月進行。不過,「龍洞岬步道」的生態解說活動可以全年無休。和美國小校園旁石階下去可到龍洞岬步道,屬於四稜砂岩的龍洞岬,正是北台灣最堅硬而且最古老的岩層,地質年代超過三千五百萬年,與鄰近鼻頭國小有六百萬年、岩層較鬆軟的鼻頭岬形成強烈對比。張伯瑲記得,一位來和美參訪的大學教授走進他的辦公室,看到擋門的石頭時臉露驚奇,問他說:「你知不知道這塊石頭是很古老的化石?」「知道啊,我們這邊到處都是!」和美學生都是龍洞岬步道生態的小小解說員,尋常假日在校園遇有外來遊客,有時還會熱心義務導覽。孩子對外人友善不怕生,對外國人也早已見怪不怪,因為除了龍洞灣這個潛水天堂,龍洞岬北側那一大片千仞峭壁形成的「龍洞國家攀岩場」,也使各國喜好攀岩運動的人士前來挑戰極限。
去年底,張伯瑲將這個全台最大的天然攀岩場納入和美學生的課程,「看到孩子必須超越自己、全力以赴的攀岩神情」,張伯瑲就覺得發展攀岩課程很值得。基於天然岩場需有完整配備以及專業教練帶領的規定,以及安全考量,攀岩體驗課程目前尚未列入和美遊學特色課程。不過,光是帶到這片攀岩場腳下,感受岩場傲立海天之間的磅礡氣勢,聆聽三千五百萬年的古老故事,就值回票價了。長坑國小 孩子的童年野趣長坑遊學中體驗土堆裡挖筍、採柚的樂趣從中山高林口交流道下,往八里方向經過林口高爾夫球場,蜿蜒的山間小路林木蓊鬱,宛如進入幽靜的時空隧道。不多時,遊客忍不住驚呼,八里新傳說的「童話城堡」特色學校——長坑小學乍現眼前。「台北怎麼有這麼美麗的小學!」三年前接任校長的李麗昭,回想初相逢時打從心底發出的驚歎。長坑國小的家長大多務農,本來的「生產工具」就是一片片竹筍園、柚子園,因地處偏僻,文化接觸較都市學校少得多,但二年多前北縣府打算推動特色學校方案時,李麗昭知道「機會來了」。從童話城堡出發,「長坑遊學」的動線把錯落在八里山海間人文、自然的采風串聯起來。長坑遊學風味餐竹筍園、柚子園成了都會孩子體驗農事的遊學天地。「你們知道為什麼八里出產的綠竹筍叫做黃金筍嗎?」長坑國小的親善小天使引發遊學者的好奇,原來八里農人趁竹筍還沒出土、顏色呈金黃色時採收,色香味最美,「黃金筍」因而馳名,與文旦並列為八里二大農業特產。親自挖筍或採柚課程饒富趣味,而品嘗學校義工隊長郭麗美帶領的社區媽媽料理出來的「長坑遊學風味餐」,更令大小朋友滋味難忘,這些社區媽媽可是八里廚藝競賽的「食神獎」得主。「家長與社區人士的支持,正是長坑遊學課程的最大資源。」李麗昭很感激。郭麗美覺得自從開辦假日特色小學後,長坑小學的孩子變得主動、大方,可以面對遊學來賓講著:八里左岸、觀音山、挖仔尾紅樹林、十三行博物館、廖添丁廟、台北商港……,絲毫不見鄉下孩子的羞澀。不只學生改變,老師也發生「質變」。長坑成為台北縣特色學校先鋒種子後,李麗昭帶領老師從摸索、嘗試,實地踏查、拍攝照片、繪製八里學習地圖、設計學習手冊,到課程規畫、活動安排、小導覽員的訓練、人力調配、活動帶領,甚至硬體設備增添、網站設置、社區資源整合,這樣發展歷程就好像第一次攀登觀音山挑戰「硬漢嶺」,是學校團隊和榮譽的考驗。二年下來,「大家在面對問題時會採正面思考,人際溝通更良性,在專業上的表現不斷提高自我期許與實現。」建安國小 孩子的親水天堂在螢火蟲學校裡溯溪、渡潭、打水漂「一個有螢火蟲的學校」,會是什麼樣的學校?剛來到這個位於三峽、新店交界的山區學校——建安國小的校門,窮目所盡幾抹綠意,L形校舍與其他偏遠小校沒什麼大不同,當建安國小自然老師陳振威打開建安附設幼稚園一道嵌在圍牆裡的門,宛如柳暗花明令人忍不住驚呼,原來,「一個有螢火蟲的學校」有一條淙淙潺潺的清溪——鹿母潭溪。「這裡可以看到螢火蟲幼蟲吃田螺。」陳振威蹲在溪岸一塊人工溼地旁,用手指輕畫水面笑著說,這溪是孩子的親水天堂,溯溪、高空垂降、打水漂、渡潭、漂浮、游泳、結繩,是孩子鍛鍊體魄、學無止境的溪流教室,是孩子溪中靜坐沉思、聆聽、冥想、溪流文學創作、彩繪溪石的人文搖籃。從去年開始,建安把溯溪和垂降作為畢業典禮的活動,陳振威抬頭望著離溪十八公尺高的橋,「這就像孩子的成年禮。」
沿著另一條生態小徑拾階而上進入校園,風一吹,羅勃、薄荷、迷迭香熟悉的清香混著不同的芬芳撲鼻,大鳳蝶、樺斑蝶翩翩飛舞,眼前又是建安別有洞天的祕密後花園。原來,「一個有螢火蟲的學校」有香草園、民俗植物園、蝴蝶食草園區、水生植物池豐富多樣的植物教學園區。午後天空起了變化,陣雨還未落下,蛙唱蟲鳴,原來,「一個有螢火蟲的學校」還是個蛙蛙王國。沒有圍牆的學校「一個有螢火蟲的學校」的美名,起於三年多年前享譽國內兒童文學領域、有「作家校長」美稱的陳木城來到建安國小之後。陳木城與漁光郭雄軍、深坑林建棕、瑞柑林文生,號稱「北縣國小四大金剛」,曾對教育失望,轉換跑道當記者,最後還是回來百年樹人。在福連國小校長任滿後,大可「晉階」中大型學校,他卻選擇建安。陳木城打通隔離孩子與溪流的圍牆,還爭取到經費徵收學校基地連接溪谷的那片坡崁,「建安是全國第一所擁有溪流以及開發溪流課程的學校!」當北縣府有意在九十二學年度推動偏遠學校轉型為特色學校方案時,陳木城接到郭雄軍的電話,經過「殺人放火」似的組織重整後,很快發展出「讓生命發光——螢火蟲來點燈」的課程,踏上「螢火蟲生態特色學校」之路,「學校課程分享化、產業化,這是為社會整體加值的教育方案,何樂不為?」建安一百三十位學生中有二至三成的外地學生越區就讀,越區人數持續增加,「我們沒被併、被廢的危機。」陳木城笑著說。「螢火蟲生態特色學校」從校外教學一日遊、螢火蟲生態二日或三日周末營,到三天二夜或四天三夜的冬夏令營,招生帶動的遊學人潮日增,上年度約有五千人繳費報名,今年度預估會有明顯成長。如果想給自己重享童趣的時刻,想要給孩子亮晶晶、水噹噹的童年回憶,何不帶孩子到「一個有螢火蟲的學校」來一場遊學新體驗?想遊學特色學校 上網探究竟北縣38所特色學校位於山城、濱海、鄉村,各自擁有獨特的豐富自然生態、地方產業與人文資源,但因各校特色資源不同,校園人力、環境條件有異,以及仍在摸索、發展最適宜的遊學課程以及運作模式,特色課程活動所進行的期間、招生對象、梯次及人數上下限、費用等也不盡相同,每學年會有調整變動,有些學校還提供課程套餐或主題課程由報名對象選擇或自行組合。特色學校是利用「平常日、周休二日或寒暑假」,規畫辦理「一日、兩日或多日」的參觀、遊學、研習、交流等活動,服務對象以小學學生為主體,但各學校可自行決定延伸至親子同行或其他年齡層。目前38所學校共同處大概是,報名方式只接受團體報名,而且只接受預約,除非是不可抗拒因素,一概不退定。北縣教育局新出爐一份「台北縣特色學校」摺頁,但內容僅有特色課程簡介,以及學校電話及網址。想帶學生或孩子來體驗遊學北縣特色學校,一定要先電詢前往的學校或上網查詢各校招生簡介或計畫,讀者可透過「台北縣藝術人文教育資源網」(http://arts-culture.tpc.edu.tw/link.php)連結各校網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