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30日 星期一

90分不夠?名醫罵出自閉兒

小孩該不該打?困擾不少父母,甚至連高學歷、高社經地位的父母也忍不住會對子女動手,高雄市社會局社工室主任葉玉如建議父母們,「棒下出孝子」的時代已經過去,採鼓勵方式往往比較有效果。
葉玉如說,家長會打孩子多半是因孩子哭鬧、對長輩不敬、說謊、成績不佳、生活常規不好等因素。但除了孩子的行為因素外,很多打孩子的家長更是因自己本身因素而隨便打小孩,尤其是吸毒、酗酒、精神異常、嗜賭而負債累累的父母,常因小事動輒打小孩。
一名迷上簽賭六合彩的爸爸,因背負龐大賭債,看到小女兒養烏龜當寵物,嫌烏龜有「摃龜」寓意、會觸楣頭,因此打罵小孩,有時女兒不小心拍爸爸的背,也讓他覺得「運氣會背」,女兒又惹來一頓打。
台南縣有一名媽媽舉報,指他丈夫最近失業在家,嗜酒如命,經常叫兒子去超商買酒,但超商不敢賣酒給小孩子,兒子去買三、四趟都買不到,就大罵兒子粗話,兒子受到驚嚇,非常害怕,家扶介入輔導,並勸他不要再喝酒,振作起精神,當事人酗酒的情形減少,未再叫兒子買酒。
高學歷、高社經地位的父母也有打孩子打得兇的情形,一位台大醫科畢業的醫師因自己從小到大學業成績都是第一名,他就讀國中一年級的孩子測驗成績考九十分仍被打罵,這名醫師爸爸說:「我這麼聰明,怎會生出你這麼笨的孩子。」還因此導致孩子有自閉傾向。
台中市一名爸爸看不慣高中二年級孩子迷戀網咖,大聲打罵、用衣架鞭打,把小孩打跑不敢回家,父親懊惱地向教育團體請求協助,扭轉他對小孩看法,一改以往管教方式,以書信溝通一年,父子關係破冰如朋友,孩子也考上國立技術學院。
葉玉如說,依國內外兒童心理學研究顯示,對孩子採正面管教訴求代替打罵會更有效果。例如孩子考不及格若罵他笨,不如採鼓勵方式說「再努力一點就會及格(或滿分)哦」,後者往往較有效。

現代父母少打孩子 但罵更凶

四月三十日為「國際不打小孩日」,兒童福利聯盟調查,近三十萬學齡兒童坦言經常被父母打罵。近年即使父母盡量不打小孩,但卻愈罵愈凶,像「你去死吧」、「笨得像豬一樣」,盛怒下說出的言語,對孩子造成更大傷害。
兒童福利聯盟去年針對國小學童調查,有一成五左右自認經常被父母打罵,比例雖不多,但換算成推估的國小學童人數卻很驚人,多達三十萬人左右。
兒盟執行長王育敏說,國內父母因教育程度提高,很多人都知道「不要打小孩」。但實際接觸發現,父母的語言暴力愈來愈嚴重,要小孩「去死一死」、「笨得跟豬一樣」都常聽到。
王育敏表示,父母的語言暴力對孩子傷害很大,父母對孩子來說很重要,經常辱罵讓他們以為父母不喜歡、討厭自己,甚至不接納。影響所及,連孩子也不喜歡自己,自信心低落、不相信自己。很多老師認為,現代孩子容易出現自傷行為,或許和父母的長期語言暴力有關。
對父母管教的方式,王育敏強調,管教孩子通常不是表面的打罵而已,背後潛藏的是大人自己的問題。建議大人在打罵之前,先了解自己是否壓力過大或情緒無法紓解,找出問題根源並解決,如捶枕頭或到空地大叫或運動紓壓,不要拿打罵孩子出氣。

遲到嚴懲 寫300字作文 (新竹)

學生遲到,到底該接受怎樣懲罰?新竹高中有學生投訴,說遲到要在門口,當場寫下300字的「我以後絕不再遲到」的作文,25日當天就被拍到,有50名學生蹲坐在大門口寫作文,學生很不滿,說是在傷害學生自尊,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方法不錯。
新竹高中在地方上,是一所知名的學校,但有學生投訴,說學校懲罰遲到學生,當場在大門口席地而坐,寫一篇300字的作文,好好反省。
從照片中,可以清楚看到右邊有幾名穿著綠色和藍色軍服的教官,右邊則可以清楚看到好幾排學生坐在地上寫作文,表情凝重,學校這做法,讓學生覺得很丟臉。
新竹高中學務主任趙硯陸:「為了導正學生手時的習慣,才做這樣措施,遲到狀況有明顯改善。」
校方為了整頓紀律,祭出重罰,為的就是要警惕學生,但學生看法很兩極。新竹高中學生:「遲到3分鐘,罰寫整個早上,早修就能寫作文,沒什麼意義。」
新竹高中學生:「還不錯,有威嚇效果。」記者:「下一次你還敢遲到嗎?」新竹高中學生:「應該不敢了吧,呵呵。」
有人支持,有人不滿,各有各的意見。事實上,學校規定,只要7點30後之後到學校,就算遲到,而且自從處罰實行以來,遲到人數也大幅減少。
為了遏阻遲到風氣,卻讓學生覺得自尊心受創。划不划得來?校方也說,學生或家長有意見,可以直接和師長溝通。

2007年4月25日 星期三

星期二助人課

暢銷書《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描述在病榻上發光發熱的墨瑞老師,讓對人生理想早已幻滅的美國記者米奇,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在雲林國中,每個星期二的環保回收日,對全校一千多名師生而言,也是一堂沒有課桌、黑板的「助人」之課。
這堂「星期二的課」已長達四年。當年,一年級男學生王銘鼎家境清寒,父母都是肢障患者,靠爺爺奶奶一起投入的資源回收為生,校方得知後,發動全校各班做好分類,把瓶瓶罐罐送給「王爸爸」。
一開始,王爸爸(王清城)和王奶奶開著小貨車到校回收,王奶奶病故後,改由八十歲的王爺爺接棒穿梭各班收資源。
王爺爺個性土直,一些學生不習慣,校方也體恤老人家年紀大,穿梭課堂太辛苦,再訂星期二為環保回收日,讓各班學生主動把資源垃圾搬下樓,好人做到底。
每逢周二下午兩點,王爸爸開著老爺級的紅色貨車進入校園,行動不便的他,以兩張木板凳練就了快速行動的技巧,伶俐地布置回收場地。
三點多下課,學生們瞥見「小紅車」來啦,很有默契地抬著一箱箱的瓶、罐、紙張下樓,王爸爸一邊忙著分類,一邊咧著嘴對四面八方而來的學生說「謝謝喔」。
當年國一的王銘鼎,如今已升上高職二年級,妹妹王書庭正就讀國三,四年來,王爸爸的回收車從未誤點過,只要有空,王書庭就加入分類的行列。
學務主任黃合庸表示,為了兼顧王家孩子的自尊,校方只讓全校學生們知道「有個同學家裡窮,需要我們幫忙。」但王銘鼎很開朗,一點也不介意同學知道,妹妹王書庭也坦然面對。
王書庭說,小六的時候第一次跟爸爸來雲林國中資源回收,一個老師忽然拿了一個鉛筆盒送給她,她就愛上這個學校。
王書庭說,跟著爸爸做回收,沒有什麼好難為情的,很謝謝老師、主任、同學們的幫忙。
王爸爸則一再感恩,「謝謝很多老師幫忙!」、「謝謝小朋友!」他很感激校方接納他如校園的一份子。
幾年來,「小紅車」已成為校園風景,也是學生做善行的提醒,校長劉慶陽表示,只要小貨車一停,不必廣播,學生就自動靠攏。
二年級學生葉珈佑知道資源回收的「阿伯」是同學的爸爸,他覺得,同學有困難是一定要幫的啦!學生陳育仁認識王爸爸,手腳伶俐的他,已成了王爸爸的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