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寫未來信 新生新願 (桃園)

 
  國立武陵高中和龜山鄉的大崗國中新生訓練,不約而同為新生設計「給未來自己的一封信」活動,相約三年後共同開啟。
  武陵高中八百八十五位新生輪流把信件投進學校特設的「時光郵筒」,三年後再檢視是否達到願望。三胞胎新生陳慧日、陳懷玉、陳執中都說,希望高中三年能保有自己對外交、烘焙、歷史、踢足球、打籃球等興趣。陳慧日希望有機會到美國職棒球場看王建民打球,陳懷玉希望去英國當足球旅遊作家。
  大崗國中三百五十位新生也寫下未來三年的期許,每個班級的信件都放在密封罐內,再放入大箱子埋到後花園。劉珍說,希望能多交些好朋友,長笛功力更上層樓。胡珮馨及呂宜庭希望好好讀書進入頂尖學校,考上師大附中。陳珮妮及陳秀曼都希望高中考上音樂班。
  武陵高中校長林繼生以「最美的夢,給未來的自己」勉勵新生。大崗國中校長何信璋則勉勵新生,三年國中生涯過得充實、快樂。

指考作文「寬與深」難寫

 
  「江上一釣叟,在寬敞而煙霧散漫的白江上,兀自臨深江而釣。他放眼望向蔚藍的天空,見那廣遠的氣闊,而他低眸所見的,是一深而沉的江底對話。人,總得要在寬處薰習、在深處揣摩。」
  今年指考國文作文「寬與深」,近八萬名考生無人拿到滿分廿七分,最高分有一人獲得廿六分;但也有九百四十七人因不知所云、文不對題而抱鴨蛋。
  大考中心公布今年指考作文佳作十四篇,供外界參考(www.ceec.edu.tw)。有考生第一段以江上的釣叟破題,接著陳述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在編舞之前周遊異國,揉合各種元素,因而呈現風格的寬度;同時要求舞者打坐習禪,由靜生定,以培植心靈的深度,「領悟在學習時,應汲取多家之言以成其寬,應內求自省以成其深」,富有禪意。
  也有考生以形象式的書寫,點明「寬與深」的意義,「寬,是草原;深,是峽谷;既寬且深,那要是海洋。在草原上馳騁,可以見識大千世界,豐富知識的類別;在峽谷裡逡巡,可以溯及上萬年的地質歷史,全盤掌握其過去與未來的身世。」
  大考中心副主任洪冬桂分析,入選的佳作,具有論述周延、舉證切當、結構完整、文字流暢等優點。
  還有考生認為,「寬」是對自己毫不設限,並舉星巴克執行長霍華舒茲、蘋果電腦執行長賈伯斯、作家簡媜為例,指出「唯有寬,才能發現生命的無限可能」;至於「深」,則是思考的深度,說明薩伊德、瑪嘉莎塔碧、柏拉圖以永不妥協的思想深度,為歷史點燃明燈。

聯測喊卡 家長不安

 
  北北基聯測喊卡,考生將再度回歸考全國基測。中正國中校長楊淑萍分析,家長憂心北北基念「一綱一本」,外縣市念「一綱多本」,「我們的孩子少學了什麼?」加上是否會有更多外縣市考生來搶佔名額,「我們的孩子權益受何損害?」
  心測中心副主任曾芬蘭強調,全國基測「考綱不考本」的原則從未改變,「只要熟讀一本」,都足以應試全國基測;而「一綱多本」,其實外縣市各校也只是念「一本」教科書,只是每校不同,而基北區統一而已。明年全國基測只剩一次,外縣市考生跨區參加登記分發的意願應不會提高;至於明年免試名額將提高到五十五%,過去都有不少免試入學錄取後再報考基測的考生,明年將公布扣除免試入學錄取考生的PR值對照,作為更精準的落點參考。

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活化教室 剝皮寮最著名 (台北)


五都閒置教室數量冠全台,如何活化也成各教育單位面臨的重要課題!位在剝皮寮老建築中的「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因為《艋舺》一片而爆紅,耆老不禁感嘆:「比有學生上課時的人還多。」
北市老松國小學生人數直直落,讓已經辦妥徵收的剝皮寮老街區,也沒能蓋成教室,保留迄今被台北市教育局規畫成立鄉土教育中心,又因電影《艋舺》而爆紅,成為遊客來懷舊的好所在。
剝皮寮為清代街型道路,沒有台灣常見的日治時期西洋建築風味,不僅吸引本地民眾,就連陸客也都久仰大名。
鄉土教育中心主任張欽鵬說,除了觀光,中心也還開設不少教育課程,民眾除能欣賞艋舺老建築之美,也可深入了解萬華歷史文化。
相對老松國小剝皮寮成為熱門景點,電影《盛夏光年》、連續劇《比賽開始》拍攝景點的花蓮磯崎國小,在二○○○年廢校後僅剩荒煙蔓草,一年裡也只有舉辦豐年祭的幾天有人煙,令追星族深覺可惜。
一般來說,閒置教室空間活化,還是以教育文化用途最多,新北市政府表示,目前市內的閒置教室,有規畫成檔案室、英速魔法學院、托兒所、藍染班及社會大學、松年大學之用,甚至開放讓陶藝家租借作為工作室。

轉型華德福 山峰學童增 (雲林)

 
  山峰國小轉型為華德福小學,學生增加至四十七人,比原先的二十五人成長近一倍,新進八名老師,國小至高中共開十一個班,學籍在麥寮高中,校長李政勳表示,將以在地孩子的權益作最優先考量,教學過渡期也會提供課本,降低教育銜接產生的適應衝擊。原先的老師申請在傳統學校任教,所以除教務主任外,其餘老師都是全新聘任,由於國小、國中、高中一起開課,連舊校區的教室也會使用,但目前捉襟見肘,學校計畫增購校地,另華德福重視家庭教育,所以沒打算蓋宿舍。未來開學後,學校面臨新生與舊生時間、空間上的適應問題、華德福傳統與縣府行政衝突問題。
  李政勳強調,「意志力」是華德福教育的核心,追求藝術、情感教育及勞動,讓學生要親自農耕、建築,以求身、心、靈健康,強化身體耐力,雖然「慢學」,但等到學生成熟後,其爆發力足以迎頭趕上傳統教育的學生。

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

公立大學優先招收本地生

  世新大學校長 賴鼎銘
民進黨十年政綱提出不讓學子離鄉背井,公立大學優先招收在地學生。教育部吳部長認為可行性不大;台灣高鐵一日生活圈,讓台灣區域性變小,城鄉就學已經不是問題。個人倒覺得,這是解決當前社會質疑教育階級化的高招。
美國的州立大學,都被要求招收絕大部分比例的本州學生,這是照顧本地學生的政策。台灣的公立大學,各縣市都有,但愈偏鄉,對本縣市學生的照顧愈少。演變成社經地位背景好的學生才能就讀公立學校;弱勢的本地生,反而只能讀學費較高的私校,甚至離鄉背井就讀,加重就學負擔。
公立大學有人民納稅的政府經費作為奧援,理應提供更多弱勢族群得到優質教育的機會。當前的關鍵,還是多少比例的問題。頂尖大學強調精英教育,是否要另案考慮,還可以再討論。

反霸凌 強迫讀資料無效

 
  瑞典學生遭受霸凌的比率很低,大約只有7%到8%,成效卓越,瑞典隆德大學社會學教授安東妮希茨勒表示,瑞典長期追蹤、研究「反霸凌」議題,發現最有效果的方式即是全校共同制定「平等對待法」並適時調整規範,再加上師資培訓。強迫學生閱讀「反霸凌」資料或參加「反霸凌」演講,無法抑制霸凌情形,反而會讓學生嘲笑:「反霸凌是很愚蠢的事!」
  在日本,排擠他人的行為屬於「日式霸凌」,日本「國家教育政策研究院」輔導與管教研究中心總研究官滝充指出,相較於肢體暴力,「日式霸凌」經常發生,卻容易被忽略。「日式霸凌」主要會造成精神傷害而非肢體傷害,並以不易被察覺的方式,例如取笑、忽視、散佈謠言等,因此霸凌者不僅來自高風險家庭的學生,也包含一般學生。
  滝充連續3年針對國一到國三的學生做過問卷調查,80%曾經參與霸凌行為,顯見霸凌者不僅止於特定族群。相較於其他國家,「日式霸凌」發生的頻率更頻繁。因為日本明定對他人施行肢體暴力是違法的,所以學生多以非暴力的方式霸凌他人。滝充認為,最有效的解決方式即是,提升學生的「自我有用感」,增加不同年齡層學生的相處機會,讓年紀較長的學生,扮演哥哥或姐姐的角色,呵護年紀較小的學生,建立「自我有用感」,透過照顧弱小,而非霸凌他人,達到自我肯定。

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

反畸形12年國教


十二年國教草案引起爭議,一群高中生組成「反畸形十二年國教學生聯盟」在網路上連署,撰寫論述,並發起動員到教育部前表達訴求。臉書有三百多人表示要參加,網路上的支持者已突破五萬人。
表達訴求包括:廣設社區高中紓緩升學壓力、落實課程選修追求適性發展、課程時數刪修有效減輕束縛、溝通重新啟動納入學生建言、有效落實配套暫緩推動實施。
發起人之一、建中學生洪靖質疑,十二年國教草案版本將造成更大的貧富和城鄉差距,嚴重違反教育改革的初衷,對解放升學壓力更是毫無助益,應該暫緩實施。剛從台北成功高中畢業的潘寬表示,對學區劃分最有疑慮,擔心造成外縣市學生湧入北北基。
洪靖表示,未來實施十二年國教,教育部推動公私立學費齊一政策,這只是表面的公平,私立學校收費不是只有單純的學費,還有很多學雜費、代收代辦費都很高額,「反畸形十二年國教學生聯盟」重點訴求之一就提出廣設社區公立優質高中,社會上對公立高中職的需求較為殷切,若十二年國教不能解決這個部分,未來一定還會出現「擠破頭」的壓力。
桃園武陵高中二年級生黃千嘉表示,聯盟並非反對十二年國教,而是教育部提出的草案與理想相差太多,強行實施可能適得其反,希望能重新啟動公民審議,讓更多人參與討論,尤其是最攸關自身權益的學生,要有充分表達意見的機會。

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如何免試才是關鍵

 
  十二年國教是共識,但師生、家長關心的是具體內容,未來如何「免試」?才是成功與否關鍵。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說,支持十二年國教的方向,但各高中開給國中的免試招生名額,還是依據過去考試的名額,仍然被「升學主義」綁架。免試講不清楚,內容是「空」的。以102年要參加免試的學生來說,現在都還不知道怎麼免試,家長學生都很心慌。家長的價值觀念一定要改,要如何改,就要提出具體策略。

反霸凌 學生通報提早

 
  教育部表示,積極宣導校園反霸凌後,以往通報高峰是畢業前,今年寒假過後則改在開學後,顯示學生願意早點說出來。
  去年發生多起校園霸凌行為,教育部訂定開學第1週為友善校園週,邀請縣市首長到學校宣導反霸凌。教育部也發函各校,友善校園週不只是貼貼紙、喊口號,應做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例如演行動劇,邀請學生來分享、討論。
  加拿大學者黛柏拉派普勒說,大部分霸凌事件都在學校發生,因為學校是孩童們聚集的場所,但是霸凌是一種社會行為,而非單一學校問題,需要由相關團體或人士共同設法防止。
  蘇格蘭學者潘蜜拉穆恩說,學校方面應藉由提倡互相尊重、包容的正面精神來解決霸凌行為,藉由正式課程來提高對霸凌的認知,建立相關機制,以便提供相關人員、家長和學生的諮詢。
  日本學者則解釋日本霸凌的定義。「Ijime」日式霸凌是以不容易被發現的方式進行,例如忽視、散布謠言、推打、取笑、中傷謾罵等,需要新的應對策略,不僅針對高危險兒童,也要為一般兒童設計解決方法。預防霸凌要以全體兒童為對象,而非只有針對問題學生,日本同儕支持方案的設計目標,是以增進年長學生的社會自我效能,進而提供較年幼學生正向的角色楷模。

私校看法:採菁英教育

 
  對於蔡英文「十年教育政綱」希望擴大公立大學招生名額、半數以上學生可進公立大學,國內私校校長有點驚訝,直問「是否有配套?」還有校長直言:「有點太理想化,好像是暗示學校太多、乾脆先倒私校。若不是讓私校變公立,難道是要私校都玩完?
  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樹德科技大學校長朱元祥表示,蔡英文的政見有點「矛盾」,若學生都往國立移動,「學生數增加,代表老師、設備與資源都要增加,直接衝擊的就是政府支出會增加。但學生和學校就是這麼多,只會彼此瓜分經費資源,無助提高教學品質」。大學教育總被批評品質低落,但並非擴大公立學校名額就可以讓品質提升,「反而應是縮減公立學校招生人數,讓國立大學教育成為菁英教育、再讓菁英領導社會,而不是讓原本可上私立的學生往前擠到公立,只為了少繳學費,讓政府支出更多經費」。
  曾任靜宜大學、嶺東科技大學校長的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則表示,尚未看到配套規劃,難以評估影響性。可以讀國立大學的學生多是經濟背景較好的,未來若放寬名額,只是再多些類似背景學生進入公校,「私校的經濟弱勢生仍然無法受惠,公平正義都需要再考量。」台灣雖然限制很多,但許多老牌私校經過長久努力,面積、師資、設備等資源都獲得學生認可,甚至贏過後段國立學校,小英政見卻可能仍讓大學競爭僅困在「國私立」之分中,無助大學競爭、也無助高教品質。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高中職免試入學 北北基合一

 
今年首辦北北基聯測衍生的問題未解,郝龍斌仍說,一定會向教育部提出「北北基聯合入學測驗試辦計畫」,但仍會尊重教育部決定。
明年的北北基免試入學管道已確定「自辦、共辦四合一」,原有的台北市北星計畫、新北市新北星計畫與基隆市自辦免試都將走入歷史,免試名額將達總招生名額的五十五%。
教育局長丁亞雯證實,依照教育部規劃,明年的招生管道只有「免試入學」、「申請入學」與「考試入學,台北市、新北市及基隆市已達成共識,明年確定整併。
教育局職教科長楊淑妃說,明年共辦免試入學規劃中,免試名額要達核定總招生名額的五十五%以上,公立高中釋出名額最少廿五%,最多四十%至五十%,公立高職四十%至七十%,私立高中職名額最多可達到一百%。
教育局表示,採計成績將沿用今年北北基免試入學作法,台北市及基隆市採國中前五學期成績擇優三學期計算,新北市以五學期定期評量十五次擇優六次計算。錄取名額都以近三年三市國中畢業生就讀各高中職學生平均人數比例為原則,各招生名額不互相競爭。
不過,台北市育成高中教務主任張洸源說,往年入學新生分數落差最多在卅至四十分,今年二次基測入學卻達八十分,學校決定第一次期中考後,在第八節或週六加開「補救教學」及「加深加廣」課程,已協調老師準備兩套課程,讓程度落後者可以補強、程度佳者則可精進學習。
萬芳高中今年入學成績最高分三百八十五分、最低分三百廿五分。教務主任程懷遠說,往年入學成績相差在廿分內,不能等高三再來補強」,已決定在「暑期學藝輔導」以三天密集的國英數銜接課程補強,開學後也將利用第八節的課後時間開辦補救教學。

臺灣年輕人是耐磨的「蘋果」

 
  新北市舉行100學年度校長會議,邀請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進行專題演講。
  戴勝益說,孩子的學習可以有很多面向,不只在學校,他以前為了拿到小學的全勤獎,失去很多可參與、體驗的事情,像阿公、阿媽過世時,無法送他們最後一程;小阿姨結婚也不能參加;社區60年大拜拜也不能躬逢其盛,現在很後悔。在學業跟得上進度的前提下,老師和家長應該多倡導孩子參與各項事物,像社會服務、飢餓三十體驗,甚至闔家出遊,即使請假去都沒關係。
  他還提出「違規不犯法」的理念,允許兒子跳脫既有的規定和框架,即使觸犯校規也不會罵他,因為敢違規才有勇氣,才可能有創意;鷺江國小校長吳永裕,很欣賞戴勝益的觀點,他說,這讓老師們有所啟示,小朋友犯錯時,也有收穫。
  戴勝益覺得,臺灣能有今天,代表教育是成功的,不能因為幾個個案就推翻教育人員的辛勞,他很肯定現在的年輕人,很多人說現代人是『草莓族』,我認為,現在所有的學生都是『蘋果族』,外表好看,裡面又好吃,然後又耐磨、耐撞。」但是他也憂心,愈來愈多學生在電腦前,只用一根手指交朋友,而忽略最基本的人際關係,失去人跟人之間的互動學習。

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教部將修訂同志教育資源手冊

 
  教育部正邀集專家學者針對《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進行修正,舊版內容有關安全性行為提到使用「保險套」、「指套」、「口交膜」等字眼太露骨,還在網路供各界下載,引發爭議,教育部表示,近期內將邀集專家學者討論相關爭議字眼,並考慮是否加密網站及限制下載。
  編寫給老師參考的《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引發家長、教師團體質疑。教育部訓委會第三組主任柯今尉表示,這個版本從97年就一直放在網路上供老師下載,傳遞的是正確知識。

全球大學排名

 
  上海交通大學公布2011年世界大學排名,前幾名仍是美國大學天下,哈佛大學更是9連霸,蟬聯第1。
  排名前20名中,美國大學就占了17家。2003年起進行的全球大學排名,較為重視科學研究,遭到歐洲批評標準不公,對歐洲學校不利。
  美國大學方面,史丹福大學從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手中奪回第2名。後者則落居第4名,居麻省理工學院(MIT)之後。
  至於亞太地區,排名最前面是第21名的東京大學。台灣大學居102-150間,超過香港中文大學及中國清華大學。台灣的成功大學排名201-300間、交通大學落在301-400、清華大學也在301-400間。
  亞太搶入前100名的大學有京都大學(27)、墨爾本大學(60)、澳洲國立大學(70)、日本大阪大學(82)、澳洲昆士蘭大學(86)、日本名古屋大學(94)及日本東北大學(97)。
  英國也有3家大學擠進前20名,劍橋大學排名第5、牛津大學第10、倫敦大學學院(UCL)第20 。
  今年歐洲名列前茅的是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居23;巴黎第11大學,排名40;蘇黎士居禮大學,排名41。
  全球前10大學排名依序是: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劍橋大學、加州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牛津大學。

2011年8月14日 星期日

小校打造特色 (新竹)

  新竹縣竹東鎮與芎林鄉交界的陸豐國小,建造樹屋、藝術圍籬、客鄉藝館等設施,並結合專長師資,與當地酸菜廠、洋菇園、有機農場和歷史建築等產業人士及藝術家,築起交流學習的平台,鼓勵孩子找到探索的樂趣與熱情。關西鎮西陲的南和國小,在校園栽種了許多食草和蜜源植物,友善的生態環境,吸引蝴蝶翩翩飛舞,學生透過探索、體驗,愛上大自然,也培養了解說生態的能力。
  新埔鎮的「照門山清水盟」,是照門國中和清水國小共同孕育的成果。利用在地素材,親師生攜手,將荒地變成生態池、瞭望台、香草園、汶水藝廊,打造「清山綠水耕讀園」學習中心,發展生態遊園及田園教學,培養學生多樣化知能與素養。
  錦山國小結合自然人文,以曾在錦山任教的「鐵血詩人」吳濁流,成立楓葉劇團,策劃紅葉節活動。而埔和國小除了足球一級棒,更有「愛玩水筆仔俱樂部」,引領孩子親近紅毛港濕地生態和池和宮文化。精華國中致力於海洋教育、田園教學和技藝學程等,提供學生在地體驗和學習。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推讀報 閱障孩子也受惠

  台灣教育界近年來積極推動讀報教育,阿里山上的香林國小,從2008年起推展「晨間讀報」,希望彌補孩子文化刺激不足。更有「閱讀障礙」的孩子,從識字有限、造句有困難、不理解文法結構,透過老師一字一句朗讀,語文能力提升,閱讀速度變快。
  「台灣讀報教育研討會暨全國成果發表會」上,人稱最高學府的香林國小發表推廣讀報教育的成果。推展多年下來,老師們都發現這些偏鄉孩子,詞彙變多、更勇於表達。尤其是有閱讀障礙的孩子,語文能力也提升。
  讀報也能培養小朋友更有國際觀、關注時事,屏東縣土庫國小老師方志豪表示,透過讀報,學生們了解到原來北非動亂,為牽引到石油價格影響物價。從冰島火山爆發新聞發現,原來火山也能帶來地熱能源,看待問題更能正反思考。

十二年國教 別再延宕三十年

【台中教育大學校長楊思偉】
  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五的各國義務教育年限資料,一九五個有完整資料的國家中,實施十年以上義務教育(包含免費但非強迫之教育)的國家,由八十二國增加到八十五國,占全部的四三.五九%。延長國民教育年限似乎已成為各國的教育發展趨勢。我國國民教育仍存在著學生升學壓力沉重、高中職教育更呈現學費負擔不一、城鄉差距、資源不均、參差不齊等現象,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乃國民殷切期盼的教育大工程。
  現行九年國民教育(六至十五歲),係強迫入學、免學費、義務的教育。而規畫中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界定為「非義務教育」:即非強迫入學(非義務)、普及入學、學費補貼(或免費)、免試(逐步推動)的教育,並尊重學生與家長的教育選擇及參與權,這應是合乎時代需求與國家現況之規畫。
  我國國中畢業生就學機會率已超過百分之百;八十九學年度後,國中畢業生升學率也皆超過同年齡層之九十五%以上。提供足量的教育機會已不是政策規畫的重點,而是應以朝向滿足學生適性發展需求為主要政策目標之一。但為何仍有許多爭論與遲疑呢?關鍵就在於即使免費,但面臨城鄉教育資源差距、校際聲望差異、高中職屬性差異、公私立學校分布等問題,如何讓學生能「公平」且主觀認為「機會均等」入學,仍成為輿論最關注之焦點。
  我國高中職的數量與所提供的教育機會已供過於求,再加上少子化趨勢,將加重此一問題。但高中部分存在著傳統明星高中與社區型高中的差別;高職部分則是群科資源是否均衡分布,加上公私立與城鄉教育資源落差現象,這對於高中職階段是否採行學區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性。因此須將各類型學校教育資源的分布併同考量,非單純比照國中小實施一校一學區制,可以學校群或中型學區方式推動,或以「分發區」處理。從學生生涯發展、學習需求與就學取向出發,審慎規畫。
  高中職的入學方式是重要的課題。教育部提出構想,將達成七五%免試,二五%特色入學,雖然無法獲主張全面免試者之同意,但應是現階段比較適宜之政策,因為符合「因材施教」之重要理念。另外台灣由於私立學校比例超過一半,且有高職問題,無法轉型為美國式之綜合高中型態,更不易在一所「高中」中(如國中般)處理學習成效差異之問題。政策已經過較長時間之規畫,且參採廣大利害相關者之意見,如果太偏向菁英決策,將造成更多問題,教育決策回歸專業者決策,及參採家長之意見才對。
  依照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發展計畫目標,是評量學生在國中階段學習完成應該具備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但仍成高中職入學最主要(甚至唯一)的工具。此次規畫回復原有基測設計之目的,以改變基測之性質,轉成門檻鑑定之功能,將考試分發改為限區域、限校數填志願分發之可行性應是值得推動的方式。
  十二年國教更重大之意義在於提升公民教育,以及就近入學後,培養社區鄉土之向心力。可惜社會大眾和規畫者仍陷入傳統要求「絕對公平」之入學爭議中。現在是「全民都是教育專家」的時代,但要避免用常識和經驗來論述教育問題,某種程度回歸教育專業者決策才對。延長國民基本教育確有其需求性和前瞻性,但在周全規畫,充分溝通下,要大膽推動,不希望再延宕另一個三十年光陰。

推動敬師月反霸凌

 
  校園霸凌事件沸沸揚揚,教育部端出防治策略,但有青少年直呼「很瞎」。例如,喊出推動敬師月、祖父母節、辦理師鐸獎「重振校園倫理」,在三百人參與的網路票選中,被選為解決校園霸凌的最「瞎」政策。
  教育部軍訓處長王福林回應,每項業務各有核心重點,祖父母節、師鐸獎和重振校園倫理有關係,但不密切,不是防治校園霸凌的主要推行項目,青少年可能有所誤解。反霸凌是從法治、生命、人權教育來重振校園倫理。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舉辦「校園霸凌」審議民主會議,邀集廿五位有霸凌經驗的青少年及十二位各界專業人士與談,並將遞交建言書給教育部。
  與會青少年分析校園霸凌問題的因素包括,師生關係崩解,學生普遍不信任師長,傾向自行解決問題。校園獎懲系統失能,學生對記過處分無所謂。學生對各項霸凌政令反感,認為只是政府在「喊口號」。學業成就差者不受尊重,教育現場封閉、校方堅持「家醜不外揚」等。
  台少盟指出,重振校園倫理、營造友善校園、禁絕校園霸凌為三大主軸,也包括推動多年的敬師月、師鐸獎,以及祖父母節等,令人質疑流於形式及口號。
  「真的『很瞎』,政府跟不上時代」,與會吳姓青少年認為,反霸凌政策制訂過程,沒有問過學生真正的想法。他坦言自己霸凌過同儕,最深的感觸是,有些老師以成績將學生分類,而他自認行為表現不錯,但可能學業表現不佳而未獲師長肯定。

 
  臺少盟與臺北市社會局舉辦校園霸凌審議民主會議,發現校園仍然存在教師解決霸凌問題的能力和敏感度不足,以及缺乏輔導資源和支持系統等問題,建議必須強化校內輔導系統功能和培養師生因應校園霸凌問題的能力。加害者與受害者往往只能受到記過或退學處分,無法解決霸凌問題,應該檢討少年隊進入校園的時機,學校必須發揮要教育輔導的功用,不要一開始就讓學生進入司法矯正程序。
  與會青少年代表李卓育表示,許多學校都以較形式化的方式來反霸凌,但是等到發生霸凌事件,又希望把事情壓下來不往上通報。另一位曾欺負其他同學的青少年代表吳志豪也說,老師大多以學業成績為導向,使得成績不好的學生得不到尊重和讚美,才會去欺負成績較好的學生。
  臺少盟也調查發現,近8成網友認為教育部期盼以重振校園倫理來解決校園霸凌問題較為形式化,臺少盟秘書長葉大華建議只有打破威權不對等的處理校園霸凌方式,創造師生互相協商溝通的機制,才有助於解決問題。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讀報教育 培養公民素養

 
  教育部國教司長黃子騰出席「台灣讀報教育研討會暨全國成果發表會」表示,讀報教育提升學習效率及公民素養。報紙有創新、快速、真實,以及講求重點4個特色,讀報教育也具備這些特色,讓學生可從中吸收新觀念,第一時間掌握最新時事。
  國語日報社董事長黃啟方表示,他們發起台灣讀報教育,希望結合社會公益資源共同推動,以減低城鄉教育與閱讀資源的落差。也會舉辦台灣讀報教育研討會,深化讀報教育的學術性,提升學生的讀報能力。
  國語日報社推動讀報教育長達7年,舉辦的教師研習超過200場,從96年即推動讀報教育實驗班。這次邀請到日本報業及教師代表,分享日本推廣讀報教育的經驗。

少子化招無生 (花蓮)


  全國高中職五專聯合登記分發入學放榜,受到少子化影響,缺額總數達四萬五千多人,很多學校恐將減班因應,減班不成又招生乏力的只好關校,花蓮私立國光商工將走入歷史。教育部中辦表示,學生有往都會區學校集中的趨勢,苗栗、雲嘉、南投、屏東和花東等縣市的偏遠、山區學校,將是下一波觀察重點。
  今年基北區登記分發僅有五千三百七十一人報名,卻釋出兩萬一千零四十三個招生名額,嚴重供需失調下,缺額約一萬六千人,且都集中在私校,已有學校將減班因應。其他縣市雖無聯測衝擊,但有不少私立高中職無法招足學生,必須賴二招或推特色學校、祭高額獎學金搶人。有私立高中職校長表示,不這樣,根本無法生存。
  還是有學校難過關。曾達兩千學生的花蓮私立國光商工,一百學年度停止招生,校長許志明說,花蓮區國中畢業生逐年減少,學校只好退場,升高二、高三的五百多名學生將轉至鄰近學校求學。
  高市教育局長蔡清華表示,學校必須體認未來學生來源只會更少,必須積極向外拓展生源,例如改向東南亞國家或中國招生,建立特色、朝精緻化發展。
  日前,為高中職校發聲團體--私立高中職教育事業協會已悄悄發起。私立啟英高中董事長吳慶堂說,該協會主要是因應少子化的衝擊,希望中央能訂出退場機制。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安置身心障礙生 普通班可減人

 
  教育部表示,高中以下學校若有身心礙障學生就讀普通班,主管機關可評估學生的障礙程度,提供人力資源或其他協助,若認為教師教學負荷過重,可減少班級人數1到3名。
  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表示,各縣市原對身心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各自訂有規範,但民國98年通過特殊教育法,將身心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得減免班級人數的辦法交由中央主管機關訂定,並於部務會報通過相關辦法。
  特教小組表示,根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身心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減少班級人數或提供人力資源與協助辦法」規定,各縣市的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鑑輔會)應評估身心障礙學生需求,提供人力資源和協助,並視情況得減少班級人數。身心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前,鑑輔會會根據學生障礙程度和所需的協助,評估是否需減少班級人數,每安置1人可減少班級人數1到3名,若障礙程度較嚴重,還可減少到4名;另外會視學生需求提供資源班教師、教育輔助器材、手語翻譯協助評量等服務。若經過一段時間,發現班上有其他學生出現障礙情況需要協助,如情緒困擾或過動,可向主管機關申請教師助理人員陪讀、心理治療或語言治療等服務,經鑑輔會評估後,就可提供相關資源或人力。

10年教改補習班增3倍

 
  10年來,教育制度不斷鬆綁,但學子們的升學包袱似乎並未減輕,人本基金會發現校園出現「以試養試」的現象,為了大考拼出好成績,淪入天天小考的煉獄中;而《天下雜誌》也發現,補教機構不斷攀升,學生往私校集中,顯示拍板定案的12年國教如無完善計劃、記取歷史教訓,可能催生反效果。
  針對12年國教實行方案,確定103學年度如期實施,公私立高中職都將免學費,入學方式主要採學區制,全國5都17個縣市,共分成15個學區,並開放75%的名額免試申請,其他25%則是特色學校招生。
  未來將調整「高級中等教育法」、「專科學校法」等條文內容,教育部評估上路第一年所需經費約200億元,而105年將達到高峰,約300億元,但財政單位承諾全力支持,且不考慮徵收5%的教育捐。
  是否真能舒緩升學壓力,許多民眾仍存有疑問。根據《天下雜誌》的資料顯示,過去10年,升學制度不斷鬆綁,但補教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翻漲3倍。主要是12年國教拼裝上路,升學制度朝令夕改,加上在國中小與大專院校的夾擠下,高中職的教育經費不斷萎縮,擔憂的家長開始將孩子送往補習班,以加強競爭力,甚至送往名門私校累積實力。
  如此看來,教育體制的鬆綁必須建立在財源、法令、組織架構、課程與師資都完備的情況下,才能發揮成效。《天下雜誌》建議,政府應把餅做大,充實財源預算,並釐清中央和地方的權責界定,否則中央將棘手難題丟給地方,地方卻受限於權力而停滯不前,容易造成政策規劃與執行上的兩難。
  提升師資與課程的教育品質也是重點之一,大理高中校長黃景生表示,高中職目前是「能力分校」,但12年國教上路後,免試入學將是「常態分校」,未來學生在國中階段學習落後的問題,可能變成必須在高中階段解決,造成高中國中化,因此師資和課程須進行規劃或改善。

2成學生 曾被老師罵白痴

 
  政府已立法要求常態編班、禁止體罰,但根據人本教育基金會的調查,仍有四成六的國中進行能力分班;還有近三成國中生、近兩成國小生在一年內曾遭體罰;更有五分之一的國中小學生被老師以「笨」、「白目」、「白痴」、「廢物」、「他媽的」等用語辱罵或威脅。今年「校園現況問卷調查報告」,針對全台廿二縣市(不含離島)的一千零九十三名國中生,及一千一百三十七名國小生問卷訪談。
  兩成九的受訪國中生、一成九的國小生坦承在一年內遭到體罰。除了老師直接責打,有的會罰交互蹲跳、罰跪、罰站超過一小時;甚至有二.八%的國小生及二.一%國中生說,老師會直接打頭及耳光。七成三的國小、六成八國中設有「特別座」,採取孤立的處罰方式。仍有九成一的國中有髮式規定,四成九的國中生頭髮不合格會被學校處罰或要求修剪。
  調查也反映仍有四成六的國中沒有落實常態編班,三成九的國中生每天早自習要考試,段考前一週,更有七成一的國中生每天要考四次以上。八成一班上會統一購買測驗卷,七成六上課時老師直接使用參考書。
  人本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疾呼,「以試養試,教育無法正常發展」,呼籲監察院成立教育正常化監督小組,接受檢舉。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強調,政府已明文禁止體罰、能力分班,但無法禁絕,應訂定罰責,強化不適任教師處理機制。
  教育部國教司回應,正在擬訂「加強輔導國民中小學教學正常化實施要點」,要求國中小課間及中午休息時間不得考試。

中一中分數超越建北

 
  全國公私立高中職五專聯合登記分發放榜,各縣市分數與去年大多相近,唯獨北北基大幅下降,建國中學三九九分,大降六分,北一女中三九五分,更大降八分,中山女中甚至大降十五分!台中一中和台中女中最低錄取分數四百分,首度超越建中和北一女中。國中老師猛搖頭:「北北基聯測制度亂改,再度導致變相的低分高就。」
  北北基不僅明星高中分數大降,社區高中下滑更驚人,去年公立高中最低錄取分數三四八分,今年只要兩百九十分,更有社區高中最低錄取分數與去年落差近七十分。
  建中校長陳偉泓指出,今年只有五千多人參加登記分發,原就預期分數下降,但是下降幅度這麼大,確實「意外」。北一女中教務主任李佩明則說,登記分發人數少,對學生整體結構應該影響不大。
  高雄中學最低錄取分數三百九十八分、高雄女中三百九十五分,都較去年減少一分,雄中卻首度超越北一女,雄女則追平了北一女。
  中一中校長郭伯嘉指出,現在的學子愈來愈不愛考試,部分高分群學生在免試入學階段就已選定學校,不再衝刺二基,以致二基分發分數未再提高。中女中教務主任王裕德也認為,有愈來愈多學生只考一次或經免試升學。


  台師大心測中心呼籲考生填滿八十個志願,但是今年有四百四十一位三百分以上的「高分落榜」考生,關鍵在於志願填得不夠多。教育部統計,只填一個志願的考生有一千四百廿七人,不過仍有一萬九千多名考生是第一志願錄取。

2011年8月6日 星期六

美「臉書法案」 禁師生私下談

 
  美國密蘇里州即將生效的州法規定,師生在社群網站的互動必須完全公開,私下傳送簡訊將觸法。

  密蘇里州州長尼克森(Jay Nixon)今年7月簽署了立法機關通過的54號州立法案提案。這項被不少當地民眾冠上「臉書法案」綽號的法案即將生效。
  根據美聯社的調查,2001至2005年,共有87名密蘇里州的老師,涉及不當的性行為而被註銷教師資格,有些老師就是曾在網路上與學生傳送情色簡訊。部分密蘇里州民代開始草擬規範師生網路互動的草案,希望避免師生的網路互動出現不恰當的對話、性騷擾甚至虐待等情事。
  未來密蘇里州的老師與學生(包括教過的學生),還是可以在臉書上相互加為好友,但所有溝通互動必須是完全公開的,如果有私下的、單獨的對話,就會觸法。
  54號州立法案也規定,密蘇里州的老師如果使用、設立或經營與工作有關的網站,必須是能讓學校主管、家長或學生監護人都可以瀏覽參與的,否則將違法。如果是與工作無關的網站,則禁止透過這些網站對目前的學生或教過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接觸。

小六作文差 時數被瓜分 (台北)


  臺北市99年度國小六年級基本學力檢測成果顯示,學童字音字形和閱讀大意掌握能力不足,作文也比前一年差。有校長認為,國語課時數被瓜分,加上火星文和成語的濫用,容易誤導學生。
  九成的同學作文格式不完整,缺乏祝福語或日期,文體也有錯誤。公館國小校長李鍾慧分析,國語課較過去一週十節,逐漸被英語和鄉土課程瓜分,「寫字」或「作文」時數不足,無法扎根國語文教育;加上社會環境太多不正確的用字遣詞,容易誤導學生。她舉例,「爽」過去是大人的用語,小孩並不適宜;「摸蛤仔兼洗褲」也是粗話,並不是現在「一石二鳥」的用法;每況愈下」也要更正為「每下愈況」。
  國教科股長諶亦聰說,今年作文題目要求學童寫信給媽媽,說服媽媽讓他買新鞋,考驗學童說服、溝通的能力。建議老師,教學上多著墨字音字形的辨別,透過閱讀指導學生掌握文章大意。
  李鍾慧建議,學習檢測應該分時期分重點科目,避免集中在六年級上學期,也讓老師在教學上聚焦重點科目。國語文檢測只著重「讀」和「寫」的能力,其他像「聽」和「說」,也應該適時檢討,培養學生多元的學習能力。教育局則回應,小六檢測是為回顧小學階段的整體學習,不適合小四或小五施測。

2011年8月5日 星期五

黃春明 鼓勵激發創意 (雲林)

 
  國寶級文學作家黃春明,在雲林縣教師研習中心的「2011文化點燈創意巡迴營」,以「生活與創意」為題,與1百多位國中小教師分享如何將創意運用在教育上。黃春明並以小時候放風箏的故事為例,提醒老師們,在平日教學中,多鼓勵孩子發揮創意,並給予機會親身體驗。
  黃春明表示,近年來社會進步,人們在精神及文化層面上卻逐漸退化,就連基本的文字能力,都在迅速的科技化中逐漸流失。早年純樸的農家生活中,處處都充滿趣味。小時候想買風箏,長輩不僅沒有幫他買,反而遞給他一把柴刀,指指家門口的竹籬笆,要他自己做。不情願的他,卻透過做風箏的過程以及與長輩的互動中,學到「劈」、「斬」、「砍」、「剁」、「削」等動詞,並學會文字背後寶貴的生活常識。
  黃春明引用約翰杜威(John Dewey)的名言,「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提醒教師們,切莫凡事代勞,應多鼓勵學童發揮創意,以免剝奪學童學習書本上學不到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