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6日 星期五

魔鬼藏在細節裡:第九節


衝撞升學主義,直接衝擊的是華人士大夫為上的價值觀,作為菁英份子鞏固既得利益的手段之一,升學主義是最顛撲不破的牢籠──家長及教師聯手魚肉社會資源,以全民教育做陪葬。

擺脫不了的升學主義
近日教育部決議國一、國二不准舉行模擬考,國三只能利用課後及週末考試,且不得強迫學生參加,招來家長、學校的撻伐。教育部延至年底再決議,可以預見,一定又不了了之。
現行的第九節是上下交相賊──只能做,不能說。第九節從17:05到17:50,收費不一,學校不得主導,由家長會提案。但實際情況是,家長會掛名,允許甚至放手讓學校胡作非為。

第九節的問題在哪呢?
國民教育法第8條,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之課程綱要,由教育部設課程研究發展機構定之(國家教育研究院設置條例躺在立法院近10年)。9年一貫課程綱要第陸點第2小節學習總節數明訂,7到9年級為每週33到35節(平均每天7節)。但問題出現了,地方制度法第18條,國民教育屬於地方自治事項,所以高雄市教育局訂定了寒暑假學藝活動及課後輔導實施要點,成為家長下班前及假期的安親班。但是本市實施要點(97年5月21日修訂)第3條第3項規定,課後輔導時間不得超過17:30。教育局在民國95年的公文中,卻又說不得超過18:00,收費不得超過500元,並由家長會研擬提交校務會議通過辦理。
學校作為實踐國民教育的場域,可以因為教育局一紙公文就向家長收錢嗎?課程綱要明訂,每天只要7節課就可以大部分達成,但大部分學生卻都參加,請問是老師教學不力,還是教育部訂定的9年一貫課程綱要太重太多?現代國民所應具備的能力到底是什麼?學校又能教導出什麼?
真正需要課後輔導(補救教學)的學生不是沒有,卻擠在全班同學中,補救教學的意義及效果不易呈現,甚至完全喪失。
更重要的,青春期是身體發育的重要時刻,坐在教室一整天,運動時間極為不足,只會導致整體國力下降。孩子繼續跳樓、霸凌、自殘、逃家。家長及老師不在意,還習以為常,當勸說幫凶,反正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註:教育部台國(四)字第0970259038號函規定:「請各縣市政府督導轄內各國中,應以自主辦理課外輔導或留校自習等學習活動為原則,不應有接受外界或家長委託辦理情事;亦請尊重教師授課意願。」

2013年2月5日 星期二

課前影片 學生表現大翻轉


數位工具越來越普遍,老師發現,讓學生上課前先看影片預習,有助於在課堂上驗收成果,這種翻轉「先上課、再練習」的做法,稱為「翻轉學習法」。
阮提米(Timmy Nguyen)的回家作業是看一段老師準備的短片,下次上數學課之前,他就已經明白當天要學的課程。無須聽從教師口述或演示,阮提米和同學在課程與小組員一起解答問題、作測驗,老師協助其他組別解答時,他們小組也把過程錄製成影片。

學生:「成績從D進步到A」
《赫芬頓郵報》報導,這種教學法是仰賴科技設備的翻轉學習法(flipped learning),將傳統課堂講授與回家練習作業的時間順序顛倒。教師得先用筆記型電腦錄製10分鐘的教學影帶,大多是在白板上演示或解釋要傳達的概念,再將影片上載至學校網站或YouTube網站,學生可利用電腦或智慧型手機瀏覽影片。

老師:「課程以學生為主體」
教師會將影片存成光碟或隨身碟提供給家裡沒有網際網路的學生,利用學校電腦觀賞。教師設計出創造性的題目以強化學生理解,讓學生上課練習。教師克里奇(Kirch)使用翻轉學習法已經兩年,她表示,這是很大的轉變,這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學習責任從老師身上轉移到學生。
「翻轉學習」的概念最初由科羅拉多高中教師開始,他們拍攝化學課的錄影帶給缺席的學生。教師薩姆斯(Aaron Sams)說:「這讓我們明白學生需要什麼。他們不需要我們傳遞內容,他們需要我們深入探討內容。」薩姆斯在匹茲堡擔任發展線上學習計畫的顧問。
薩姆斯和同事伯格曼開始將課堂內容錄製成短片,當作家庭作業。薩姆斯說:「第一年我有兩倍時間為學生上實驗課,這是每個科學教師的夢想。」
底特律郊區柯林頓鎮的克林頓戴爾高中校長葛林(Greg Green)2011年在全校推行翻轉教學,面臨許多困難和教養問題,全校600名學生當中,有75%來自低收入或弱勢家庭。教學成果低迷一年之後,高一輟學率和品行不佳而退學比率各下降33%和66%。出席率和成績皆上升,家長抱怨人數從200人降低到7人。葛林將成果歸功於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積極參與,教師與學生一起投入功課。

小學與幼稚園也開始運用
亞佛斯壯表示,翻轉學習法不僅在高中受歡迎,國小也開始流行。
翻轉教學法的評論有好有壞。部分教師認為製作影片和後續的課堂活動佔據額外工作量,也有人批評這會讓教師背棄他們主要的教學責任。紐約的家長倡議團體Class Size Matters執行長漢姆森(Leonie Haimson)表示,期待學生在課堂以外時間學習,許多證據顯示這行不通,在團體中辯論、交流和討論才是有效的學習。
有人質疑翻轉學習法是否適用於低學習成就的學生,這些孩子可能沒有主動看影片的學習動機。加州州立大學卓越學習與教學中心主任黛羅雪兒(Cynthia Desrochers)表示,這是引導實踐的概念,學生可以自己獲得簡單的內容,不過困難的內容必須有教師監督。
密西根的柯林頓戴爾高中,某些教師會在課堂再播放一次影片,避免學生回家沒做作業。學生很喜歡這種教學方式,高二學生瑞森迪斯(Monica Resendiz)說:「上課不會睡著,你總是會有事可做。」

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

高中職師搶退


政府規畫一○五年起的教育人員退休制度,國中小幼稚園老師採八五制,高中及大學老師採九○制。教育部表示,如果因此造成退休潮,國內有五萬多名儲備教師可隨時支援。受影響最大的高中職老師則揚言「一定會站出來抗爭」。
現行老師退休採七五制,大約五十歲就能退休,如改成八五制、九○制,退休年齡可能延後五至十年。教育部次長陳益興表示,因為教學對象不同,決定將教師退休制切成兩部分,未來還會再開公聽會,廣納各界意見。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秘書長、泰山高中老師黃文龍說,過去中小學老師的養成及敘薪都是採同一套標準,現在高中職老師要延後十年退休,影響太大。國小一班才二、三十個學生,高中職可能達五十個,負擔不比國小老師少,但國小老師採八五制退休、高中職老師採九○制,不知為何有「差別待遇」。
全國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則斷言,「一定會出現提早退休潮」。全國教師會也反對九○制,祕書長表示,教書是高耗體力工作,如果要六十或六十五歲才能退休,體能上是很沉重的負擔。

軍公教退撫改革雛型底定,朝「延退、多繳、少領」方向前進。未來公教人員將實施九○制,但排除幼兒園及國中小教師、警察、消防與醫護人員;軍職人員月退休金啟支年齡將延後一至五年,除了實兵作戰單位,未來軍人最多必須服役滿廿五年才能退休。此套制度從民國一○五年實施,以十年時間過渡,到民國一一五年全面實施。
為避免軍人一晉升就閃退的「升退」陋習,軍職人員退休金計算基準將從「退職時本俸」改以「本階最後三年平均俸額」計算;服役未滿三年者,則以次一階最後三年為計算基準。
公教人員部分,月退休金計算方式將由「最後在職俸額」改以「最後若干年平均俸額」計算,且退休金基數內涵的「本俸乘二」,逐年調降至「本俸乘一.七」。大專教師因薪資結構與中小學教師不同,尚有討論空間。公教人員可能以「最後在職十年或十五年」為退休金計算基準。
現行教職人員退休制度是「七五制」(年資加年齡等於七十五),公務人員退休是「七五到八五制」。未來公教將全面實施「九○制」,即年滿六十歲、年資卅年,或年滿五十五歲、年資廿五年才能退休。但考量職業需求,幼兒園及國中小教師將適用八五制。公立高中職老師受影響最大,將改採九○制。
軍職人員部分,現行制度為服役滿廿年以上,或服役滿十五、滿六十歲才能支領月退休金。據行政院規畫,將放寬將、校級軍官服役年限,未來軍人支領月退金年齡將延後一至五年。
至於軍公教退撫基金提撥率是否調整,銓敘部規畫將公務員現行提撥率十二%,逐年調整至十八%;軍、教也比照公務員改革方案辦理,從現行八到十二%,逐年調整至十二到十八%。

大學甄選首度線上書審


大學甄選入學「個人申請」首度試辦「書面審查電子化作業」。甄選入學常遭詬病「多錢入學」,為避免考生花大錢製作備審資料,甄選委員會開發「書面審查電子化作業(線上書審)」系統,考生可直接上傳在校成績證明、自傳、備審資料等,今年有廿四所大學率先試辦,明年預計所有大學都將改採線上書審。

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

另類作業 自拍紀錄片 (台東)


賓茂國中寒假作業的圓夢計畫,最早由全縣的「雲端愛筵」活動觸發,引起老師們省思作業規畫,加上去年倒立先生—黃明正到臺東巡迴演講,鼓勵學生們逐夢實踐,因此學校鼓勵利用寒假,3到5人組成小隊,自行規劃戶外學習計畫,在期末週會時向全校師生報告,圓夢計畫的目的、地點、行程、交通及經費,經審核通過,利用高雄市一葉蘭基金會補助的五萬元,讓學生自己去圓夢。
校長洪文政強調,為了顧及安全,每個小隊都需邀請一位指導老師隨行,但老師們很有默契地盡量不給孩子們建議,鼓勵他們靠自己的力量執行,並利用公益平臺基金會募捐的二手相機,把過程完整記錄,剪接成紀錄片,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今年共有5個小隊審核通過,分別到高雄拍微電影介紹偶像劇拍攝景點的「EYES TO EYES」小隊、到老人安養院做志工服務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小隊、到墾丁採訪旅遊景點的「熱血青年」、到高雄採訪陌生人夢想的「尋夢女孩」小隊以及去採訪自己生長歷坵部落的「Vu Vu的智慧」小隊。學校辦理歷史文化學習網推廣活動,指導學生們利用電腦軟體剪接拍攝的紀錄素材,還投票選出優質作品。
洪文政校長表示,為了寒假作業,學生們學習彼此溝通、合作、規劃、表達與資訊能力,都是在未來世界競爭中,最需要的才能之一,更符合十二年國教多元發展適性揚材的宗旨,希望未來能有更多資源與機會,發展不同的主題課程,培養學生們最需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