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補校課程應調整

  隨著國中小補校成員從失學民眾轉為新住民,學者認為「補習教育」的名稱已經不合時宜,課程、教材都有調整的必要,相較於先進國家把新住民教育視為識字教育,補校教育定位有必要重新思考。
  國立中正大學教授胡夢鯨指出,「補習教育」是早年針對失學、顛沛流離國軍的補償教育,現在市面上補習班也很多,「補習教育」名稱容易混淆,應該正名、調整。目前補校所使用的課程、教材,是沿用白天國中小學課綱內容,不是針對成人關鍵能力指標所設計,成人應有不同的能力指標,而不是只做基礎學力訓練。新住民有不同的教育需求,不只是識字,還強調外語、資訊、生活科技等功能性識字,才有助於融入社會。
  新埔國小補校主任陳則明說,補校老師都是由白天教小朋友的老師兼差,白天班級經營需要花心思,補校學生學習精神佳,但成效較慢;胡夢鯨認為,在國小老師兼任補校老師的部分,政府應該編列經費,讓老師加強成人教育進修、培訓專門師資。
  社會環境變化,國中小補校外籍配偶學生成為主要族群,九十八學年度國內國小外籍配偶比率達六成六,北縣則高達七成。
  台北縣教育局分析,國內失學就讀補校的民眾漸減,國小補校新住民生增多,主要是基於取得身分需求,依內政部公布的「歸化取得我國國籍者基本語言能力及國民權利義務基本常識認定標準」,上課滿七十二小時,符合認定標準,新住民學生就會逐漸流失。
  在台灣上國小補校的新住民,不少是在母國已經取得大學學歷,基於身分、就業需求,或為了增加中文能力、認識台灣社會,才會上補校,因此常出現開學時人數爆滿,下學期只剩不到三分之一;也有不少新住民媽媽是為了親子教養需求,希望能陪孩子學習。
  新埔國小補校主任陳則明說,本國籍學生幾乎都是六、七十歲的阿嬤,很少有青壯年,更少見男士,人數減少有越來越難成班的趨勢。
  為了協助新住民適應台灣社會,不同於本國籍學生須有卅人才能成班,新住民十五人即可成班,但新住民往往因為家庭、工作等因素,導致上課人數減少,迫於現實,不少班級成為台灣阿嬤、新住民媽媽的混合班,學生程度不一,對老師授課是很大的挑戰。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