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瑞症是由法國醫生於1885年所提出,為一種源於腦基底核多巴胺的高反應性因而導致慢性且反覆出現不自主的動作及聲語上的「Tic」一個接一個(短促的英文發音,中文並無適當翻譯),由簡單動作而逐漸複雜。
Tic一如其短暫的英文發音般,常見快速而短暫的眨眼睛、噘嘴巴、扮鬼臉、聳肩膀以及搖頭晃腦等,以及清喉嚨、擤鼻子、大叫、發出類似「幹、吭」的罵人聲音等,也有摸鼻子、碰觸別人、邊走邊跳、淫穢的動作、傷害自己等行為。
Tic並非壞習慣,也不是心理疾病或精神病,也和癲癇發作混淆不清。當患者專心於某事物時,Tic常會暫時消失(例如彈鋼琴、玩電視遊樂器時)。而後天環境的因素並不會引起妥瑞症,然緊張及壓力則會加重Tic的發生頻率及強度,熟睡時症狀則完全消失。
據粗估,台灣約有幾萬人為妥瑞症所苦,且臨床上常被誤診為過敏性鼻炎、咳嗽、眼疾、過動症、強迫症、情緒異常、癲癇等,以至於無法得到正確治療;除症狀輕微的妥瑞症患者不須藥物治療外,大部分病患還是能從藥物治療中受益。
■臨床症狀分類
(一)動作型
1.眨眼睛、眼球快速轉動、噘嘴巴、扮鬼臉、聳肩膀、搖頭晃腦等快速的動作。
2.磨牙、吐口水、反胃嘔吐或其他口部動作。
3.撥弄手指、將關節弄聲響。
4.四處碰東西或捏他人、無意義的以手指敲桌子。
5.寫字時常反覆寫同一個字、或一再放下筆中斷再來。
6.除此之外,亦會有模仿他人動作、傷害他人行為以及自我傷害行為的發生。
(二)聲語型
1.清喉嚨、低吟、擤鼻子、以鼻吸氣、咳嗽及大叫較為常見。
2.其他還有喘氣、噎氣、口吃、吹口哨、模仿動物叫聲,發出字音、字節等粗魯、不雅字句。
3.也會重複自己說過的話或突然改變音量或聲調等行為。
(三)感覺或心理型
1.大部分妥瑞症患者在即將發病前都有徵兆,如因眼皮痠而眨眼睛、因脖子和肩膀痠而搖頭、
聳肩,通常是「Tic」的衝動。
2.也有感覺到緊繃感、肌肉緊張、刺痛、甚至覺得別人癢而去抓別人的幻魅式「Tic」。
■中醫診療的治則與治法
妥瑞氏症候群在中醫學中尚無相對應的病名,大致可歸屬於中醫的肝風、瘈瘲、筋惕肉潤、急驚風、慢驚風、搐搦、掣、顫等病症範疇。清代名著《醫宗金鑑》驚風八候為搐(胕臂伸縮)、搦(十指開合)、掣(肩頭相撲)、顫(手足動搖)、反(身仰向後)、引(手若開弓)、竄(目直似怒)、視(睛露不活)。
中醫治療注重辨證論治,經診斷辨證分型有下列多種分型:1.健脾化痰、平肝熄風止搐;2.熄風化痰法(滋腎平肝、熄風豁痰);3.清肺平肝,治風邪犯肺,引動肝風之妥瑞症;4.滋水涵木、平肝熄風止痙、化痰寧神;5.清熱解毒、清肝抑陽、熄風止痙;6.平肝化痰,熄風止痙;7.平肝潛陽、化痰熄風、通絡止痙;8.滋陰平肝潛陽、化痰祛風止痙;9.健脾化痰,熄風止痙;10.養心安神、清熱祛痰、平肝熄風;11.平肝潛陽、清熱熄風;12.平肝潛陽、熄風止痙;13.疏肝健脾調肺、熄風化痰止痙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