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國小閱讀調查 台灣敬陪末座

國際教育評估協會 (IEA)公布國小4年級學生國際閱讀素養調查結果,在45個參加評量的國家地區中,台灣排名22,遠落後於排名分居第2及第4的香港及新加坡,在華人地區敬陪末座。專家認為,可能和台灣傳統語文教育方向和國際不同,及沒有獨立的閱讀課程節數有關。
IEA向來主導數學、自然科學和閱讀素養的跨國研究,台灣學生歷年來在數學及自然科學的表現相當傑出,常名列前茅,在國科會及
教育部支持下,首度參加國際性閱讀素養評量。
閱讀評量是以故事體及說明文的閱讀測驗為主,使用的是學生國家的文字,4個評量重點分別是提取特定的觀點、推論、詮釋並整合訊息和觀點、檢驗或評估文章的特性。這次評量的說明文是「太空漫步」,敘述莎莉賴德這名早期女太空人的奇特經驗,包括她如何做好飛行前的準備、穿太空衣的步驟,以及走進太空成為「衛星人」的美好回憶等,全文約1千字。
接下來再問所有學生,為什麼太空人需要準備幾小時才能離開太空梭?並舉2個理由說明。為什麼隔壁艙裡需要3個太空人?為什麼作者提到太空人走進太空前,會「再抓一次鼻子」?分別測試學生直接推論、直接提取,以及檢驗、評估內容、語言及文章元素的能力。
就整體表現而言,台灣學生閱讀成績整體平均535分,表現在國際平均值500分之上,在參加評量的45個國家地區中,排名22。表現最好的前5名,分別是
俄羅斯、香港、加拿大亞伯達省、新加坡及加拿大卑斯省。
為何台灣學生的表現不如大部分西方學生?國科會科學教育處長林陳涌認為,應該和所用文字不同有關,西方文字只有「音」及「意」,中文則還多了「形」這項,西方學生只要唸得出來,大概就搞懂了,但台灣學生則要分辨出字形,才能弄通文章的意涵。
更何況,我國語文教育始終不重視現代文章。林陳涌說,香港於2002年首度參加閱讀素養調查時,成績也很差,但他們隨即改變語文教育模式,加強現代通俗文章的閱讀教育,終於在這次調查時交出亮麗的成績來。
這次調查發現閱讀高分組學生較常進行和閱讀有關的活動,而低分組學生則較常上網、看電視及看漫畫。
此外,家裡書籍在26~100本以上,以及學校藏書超過1萬本的學生,閱讀素養都較好。至於學生作業愈多,並不代表閱讀素養的成績愈好。
這項由中央
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柯華葳主持的調查,2005年先做第一次試測,有25所學校,每校2班學生、共1548 名學生和家長參加。2006年的正式施測,全國則有150 所學校、4589名學生及家長參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