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統計,去年各級學校意外死亡人數,自殺高居第二,平均每五天就有1名學生自殺死亡。基於此,國中小學要推動為期一年的「校園學生憂鬱與自我傷害三級預防工作計畫」,並發下柯氏憂鬱量表、心情指數檢測表、自我傷害行為篩選量表、自殺危險程度量表等,要求老師平時要仔細觀察學生後填寫。
高雄立市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何志培表示,兒童青少年自殺的相關因素,可分為「慢性歷程」與「急性歷程」:慢性歷程為長期累積不良的內在成長與外在影響之過程,如黃姓男童的父母述說,孩子可能好勝心太強,半年前也曾因與妹妹吵架挨罵,拿刀背自殘手腕。急性歷程則由於生活上的變化,使個人感受到壓力與情緒上的波動,而引發自殺行為。
可能的因素包括憂鬱症、人際衝突與孤立、家庭功能不佳與變化、情緒困擾及自我中心的想法等。家庭因素是影響兒童青少年行為的重要因素,包括家庭破裂、親子關係不佳、家中溝通不良以及對父母有高度敵意等皆與兒童青少年自殺有關。
正因為自殺成因複雜,縱然在青少年心理諮商專業發達且資源普遍的歐美國家,其行之多年的校園自殺防治計劃仍不斷受到質疑,對其遏止青少年自殺的效果、或是否可能具有「反效果」,仍一直在檢討。有些學者曾提出警告,專門針對自殺議題喚起學生注意的活動,可能誤導學生以為自殺是處理壓力的慣見反應,而媒體的不當報導也可能擴大自殺的「感染」效果。
從門診和學校輔導個案發現,學童共同的心聲是被關心,自殺意念大多數人都有,為情緒找出口更重要,並非一紙約定就可以解決。有自殺念頭的學生,多半是抗壓性不夠,且尋找不到自我價值。想自殺者需要的乃是及時的扶持,並不是簽了不自殺約定書就會變得勇敢,幫孩子學習正確發洩情緒才是重點所在。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44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