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9日 星期日

12年國教公聽會

 
  教育部昨天舉辦十二年國教北區公聽會,聆聽各界意見,新北市中小學家長協會在場外拉白布條抗議,痛批特色招生是「掛羊頭賣狗肉」,助長明星高中,也堅決反對登記模式採計在校成績。
  教育部在北中南東舉辦六場十二年國教政策公聽會,各方對於免試是否該採計在校成績及特色招生的比例意見分歧。新北市中小學家長協會教育議題委員會總召集人陳麗雯率先批評,各區卅%可作特色學校的依據,在北北基區大約是指PR七十以上的學生數,等於將所有公立高中都納入;加上不會有學校承認自己「沒有特色」,最後只會演變成大家都去搶卅%的名額,「假特色之名行升學填鴨之實」。她主張,特色招生比例應降低至五%以下,且應以學生數或班級數控管,而非以校控管;登記模式應全面不採計在校成績,額滿改以抽籤決定。
  北市高中學生家長聯合會總會長王立昇則說,日前對北市近五百名高中家長進行民調,近八成家長認為學生學習應有適度壓力,超過六十五%家長支持採計在校成績。他說,十二年國教重點不在菁英高中,而是學生進入高中後能否適性學習,例如依學科性向分組教學等;在高中端無法做到配套前,不採計在校成績的作法過於理想。
  在家自學團體、保障教育選擇聯盟總召集人陳怡光則說,全國約有一千四百名國中小學生在家自學,但教育部公布的十二年國教草案,完全沒考慮到在家自學的升學管道,在家自學生沒有在校成績,只能選擇「隨機抽籤」的登記模式,升學權益遭剝奪。
  陳姓大學生表達,在高中職均質化未達成前,教育資源分配明顯不公平,依舊無法打破明星高中的迷思,很多學生還是寧可選擇升學壓力。建中朱同學也說,「不要用抽籤決定學生的未來」。
  教育部中教司長張明文回應,目前抽籤登記、依在校學習表現申請入學與特色招生考試都是可行的方法,若只用任何一種,都會產生問題,唯有多元方式才會解決大多數人的問題,且必須因地制宜。特色招生不等於特色學校,也不限於學科考試,而是鼓勵高中職建立特色課程,吸引學生;若大家都願意就近入學,考試比例自然下降。

 
  新北市中小學家長協會教育議題委員會總召集人陳麗雯呼籲,要依現在高中資優班或特殊才藝班的人數,將特色招生降到五%以下。保障教育選擇權聯盟總召集人陳怡光也表示,要讓學生以登記模式進入免試就學區中任何一所高中職。
  台北市高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則針對家長做調查,有六成五的家長認為即便透過免試的「登記模式」入學,還是要採計在校成績;如果是「申請模式」,也有高達七成的家長認為要採計在校成績。
  十二年國教會不會讓城鄉差距愈來愈大?台東縣建和國小校長陳光煌表示,十二年國教政策是以「台北看天下」。台東縣的高中職幾乎都集中在台東市,台東縣被規劃為單一縣市免試就學區,但希望學生可以免試到花蓮、高雄等地入學。
  教育部中教司司長張明文表示,如果台東的學生要跨區就讀,可以透過特色招生考試。十二年國教草案起草人、台師大教育學院院長周愚文也提到,台東縣區域大,但是學生人數比較少,如果要到鄰近縣市免試入學,地方教育局可以討論可行的模式。

 
  台東縣建和國小校長陳光煌表示,台東如此大區域,只有台東高中、台東女中等高中,希望教育部能在台東增設高中。宋修德表示,台東有8所高中職,加上少子化影響,學生數下降,基本上是足夠的。
  陳光煌說,台東市到長濱有90公里,沿路只有1所高職「成功商水」,台東市到池上鄉有50公里,只有「關山工商」,台東市到大武鄉60公里,沿路沒有高中職,台東市僅有台東女中、台東高中、台東高職和台東農工。台東去年有3000個國中畢業生,只有15個基測成績超過400分,城鄉差距太大,十二年國教草案對台東學生非常不公平。

 
  台東市建和國小校長陳光煌說,台東每年約有三千名國中畢業生,但市區兩所公立高中、三所公私立高職只提供不到一千五百個名額,擠不進去的學生,動輒要到五十公里外的鄉鎮高職,否則就是跨區到花蓮縣市、高雄等地租屋就讀。
  「我不懂這樣要孩子如何就近入學?如何安心入學?」他指出,在十二年國教的學區劃分下,只會讓台東的弱勢學生更弱勢。教育部應在台東增設普通高中,或讓台東、屏東、花蓮等偏鄉學子,可透過如大學繁星模式,也能有機會就讀台北、高雄等都會區的明星高中。他也認為,教育部一直在推動特色招生,台東每年畢業生中有卅%為原住民,何不增設以原住民文化為特色的完全中學,涵蓋各族文化特色,也開放非原住民學生就讀,讓在地學子有更多發展的機會。
  教育部表示,若各區域有增設高中需求將可一併考量,但仍需考慮未來少子化的問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