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我們的學生不是科學怪物

  印象中,建中學生多半是書呆子。校長蔡炳坤解釋,建中學生熱衷科學研究,全校超過3分之2的學生都選擇二、三類數理組,但他們絕不是只懂得和冰冷儀器打交道的科學怪物。
  導入人文、鼓勵學生不斷動手做,科學和社會密切對話,是建中科學教育的主調。

資優生學習如何與災民溝通
  15年前重返母校教書的歷史老師黃春木,是為科學底圖加入人文筆觸的重要推手。
  黃春木覺得科學不能沒有人文元素,糾集文科老師,在2004年規劃成立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黃春木開了一門和升學考試無關的選修課「科技與社會」,有17個2類組學生選修。
  去年莫拉克風災,黃春木問學生,善後工程要怎麼跟當地災民溝通?理組學生從工程師的角度回答:不必溝通,該遷村就遷村,把工程做好,效率最重要。經過激烈辯論後,學生逐漸同意,工程除了技術,還要考慮人和環境的互動。

數理資優生也會寫小說
  數理資優班專任導師林信安鼓勵學生多聽演講,給公假讓他們做專題、開會、去圖書館念書,培養閱讀品味和多方面才能。班上的數理資優生,有的會寫小說,有的會彈琴、畫畫、做菜。

應付學生太多的「需索」 老師很忙
  建中和中研院、台大合作,除商借器材或實驗室,更把優秀學生送去台大和中研院,跟隨教授做研究。生物老師劉翠華笑說,有些學生迷上專題研究,同實驗室的研究生學長還拜託建中學生,不要做那麼快。「教授看到他們,都會想:『我們高中在做什麼?』」劉翠華說。
  「建中理科老師都很忙,忙著應付學生太多的『需索』,」黃春木體會,這是建中老師的傳統,學生既優秀、自我規劃學習能力又強,老師壓力也很大。實驗通常要做很久,實驗室職員也不得閒,假日都要來加班。

前進部落服務 不當資優宅男
  建中生也不全是埋在實驗室做研究的資優宅男,社會服務是他們另外一個競技場。人文社會資優班四年多前,就到信義鄉做部落服務,且開放四分之一名額給數理組學生,教孩子科學課,寒暑假和週日輪流上山。「報名非常踴躍,每年都要勸退,」負責的黃春木表示。
  去年,科學班學生決定到台北縣平溪國小服務,每週五下午公假去為小學生做課輔,還要自己做教具,導讀科普書。

(天下雜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