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壓力惡化、學校招生不足倒閉危機蔓延,教育部研擬「私立學校投保履約保證保險實施辦法」,計畫推動全國首創、全球罕見的學校招生保險,由私校幫全校學生投保,如果學校不幸倒閉,由保險公司理賠學費,讓學生安心轉校,這新制最快下學期實施。
國中新生數到民國一○七年將減為二十萬人,少子化效應越來越明顯,過去幾年間,已有五所高中職倒閉或停招,教育部預估四年內,學生數不到五百人的三十四所私校,將面臨倒閉壓力。
統計更顯示,九十六學年大專招生三十五萬餘名,缺額高達近六萬名,平均新生註冊率降至八成三,有私立大學系組註冊率跌到四成,甚至有專科註冊率不到一成,最快今年就可能有第一所大專招生不足而關校。
為免學校倒閉學生受害,教育部仿效旅遊業,依私校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研擬「私立學校投保履約保證保險實施辦法」,希望透過保險制度保障學生就學權益。
初期並非強制保險,而是由私校選擇要不要為學生投保。參加的學校並不是「財務有問題」,而是提供一項讓家長及學生安心的貼心服務,一方面鼓勵私校投保,增加招生誘因,另一方面讓學生有更多保障。
履約保障範圍,至少要理賠學生所繳交的學費,譬如當學期繳交五萬元學雜費,保險公司至少理賠五萬元學雜費。
教育部高教司探詢保險公司承保意願,部分保險公司意願頗高,至於保險費率,將視學校學生跟學校經營績效而定。高教司長何卓飛表示,保費由校方支出,不得轉嫁學生,從小學到大學私校都涵蓋在內。
對於學校招生保險,有產險業者主管表示,可能代表意義大於實質意義,而是否會對學校負責人的違法行為,例如掏空或違法導致學校倒閉產生變相鼓勵作用,都須審慎評估。
私立大學協進會理事長、文化大學校長李天任指出,教育部保護學生的防弊心理可理解,但要避免私校招生污名化,必須與學校、保險業者做更多討論。
高雄縣教師會理事長劉亞平則直呼教育部「搞不清方向」!教育部該做的是落實評鑑、資訊透明,讓家長和學生知道什麼是「黑心商品」。 李天任指出,這是全球首創的制度,保險內容、定義及保費計算等細節相當複雜。
私立高苑科技大學校長也表示,教育部目前規劃的招生履約保險內容感覺略顯消極,只為保障學生可以拿回學雜費,不如開拓生源較積極、也較務實,符合教育事業永續經營精神,例如可考慮開放中國學生來台就讀。
李天任建議,要建立私立學校退場或轉型機制,必須作更大範圍、更整體的思考,不能只從防弊心態去想,例如應該去思考修法,讓招生面臨問題的私校可以有權利處分校地校產或設備,有合理的財務能力處理學生轉介、教師員工資遣的後續問題,而不是強制要求學校捐地捐產,這樣會有更高誘因讓招生不理想私校願意自動退場。
一度傳出面臨招生危機的高美醫專副校長鍾森松也指出,教育部似乎搞錯方向,面對少子化大環境壓力,應該被保障的,是私立學校面臨招生不足的問題,教育部應該輔導學校轉型改善。
劉亞平則認為教育部該做的是落實評鑑、讓資訊透明,若發生學校停招或停辦,學生和家長最在意的是如何繼續學業,而不是把錢拿回來!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吳忠泰也表示,教育部優先要做的,應該是在國中基測等升學考試之後,公布公私立高中職等學校評鑑結果,尤其招生不足,幾乎都撐不下去的學校,更要公布,讓考生及家長們有充分的資訊選擇學校。是否對學生保險與否,他則沒有特別意見。
鍾森松指出,目前台灣少子化情況愈來愈嚴重,很多學校無法招足學生,就算學校經營不善倒閉,學生也不用擔心沒書可念,一大堆私校搶學生都來不及了,學雜費問題不是重點。
來源: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