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警政統計通報顯示,去年共有9468個青少年自願離家,兒福聯盟分析失蹤兒少個案發現,在離家個案中,國中生佔的比例最高,達到5成,而值得注意的是,離家年齡也是逐漸下降,甚至還出現9歲的離家案例,而分析原因發現,家庭因素是最主要原因,儘管離家後會後悔,但有7成害怕遭責罵不敢回家。
早年經常發生家中幼兒遭不明人士抱走,但隨著時間的演變,兒福聯盟發現,青少年逃家的情況有愈來愈多的現象。根據兒童少年資料管理中心的失蹤兒童少年個案統計資料顯示,15年前以不明原因失蹤最多,但目前則以青少年自行離家所佔的比例最高,達到78.8%,網路離家有94起。
另根據警政署統計通報顯示,去年有9468個青少年離家,每天平均有26個,等於1個小時就有1個青少年離家。兒盟執行長王育敏說,兒童少年資料管理中心自89年到96年7月底共接受412位家長委託協尋,以國中生離家比例最高,佔了51.5%,還有3名9歲小孩離家的案例。
分析發現,離家動機以跟家人起衝突、家裡管太嚴或不喜歡待在家裡最多,都分別佔了3成,另想要獨立生活、朋友約我出去則分別佔了2成。
顯見兒少離家的原因很多,每1個離家兒少都有至少2個以上的離家動機,由此可知與家人的互動關係確實在預防兒少離家的策略上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尋獲返家的數據顯示,自行回家佔了46.8%,為最主要的尋獲方式,其次是警方臨檢尋獲,佔了23.4%,再來是家屬尋獲,佔了21.4%。值得一提的是,數據也指出,有75%的離家兒少在離家期間有自行返家的念頭,但因擔心遭則遭責罵或離家久了沒理由回家,不敢和家人連絡。
王育敏還說,比起走失、誘拐等失蹤原因,自願性離家的尋獲率明顯較高,達到71.6%;在尋獲地點方面,有43.4%是在住家附近找到,其次是公共場所,佔了35.2. %,還有親友處(14.2%)、警局(3.0%)、打工處(2.4%)、其他(1.8%)。但有58.3%的離家少年返家後會再度離家。
王育敏提醒,離家的孩子回家後並非問題就解決,如沒有改變管教方式或仍發生衝突,孩子因為感受到壓力,反而不想回家,呼籲家長應該改變與孩子溝通互動的方式,讓親子關係不再緊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