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3日 星期六

名私校包繁星榜 偏鄉難沾光

  九十九學年度大學繁星計畫甄選結果,不少社區高中進入頂尖大學,不乏高職生;地區名校、私立高中也囊括大量名額,但來自偏鄉的學生,比例仍遠遠不足,低收入戶更是少數中的少數。
  台中縣東勢山區玉山高中校長李炫熙說,該校每年有三至四人透過繁星計畫考取大學,卻無法解決「留住學生在地就學」的問題,教育部應釋放更多名額給偏遠地區的學校,才能讓在地學生願意就地升學。
  台中縣新社高中校長張烈鐘也認為,繁星計畫目的在照顧偏遠學校學生,但依照學生數提供申請名額,最後仍是都會區學校獲得較多的報考名額,對拉近城鄉差距效益不大。
  北縣金山高中校長林國泰批評,繁星計畫說穿了,只是學測入學的縮小版,偏遠地區孩子仍難與都市考生競爭。
  率先推動這項方案的清大教務長唐傳義不諱言,某些學校若不願降低門檻,代表不認同此計畫,建議教部能針對如何照顧弱勢、偏遠同學廣邀各校討論。
  繁星計畫的宗旨是實現「區域均衡」、「高中均質」,減少明星高中的影響,達到「高中職社區化」目的。制度設計是希望讓弱勢學生有機會進入優質大學,例如以高中在校成績作為「第一分發比序」,對同儕競爭較不激烈的學校有利;每個大學的學群只能推薦一名學生,限制明星高中參加的人數。
  再觀察錄取人數最多的中學榜,包括左營高中、苗栗高中、虎尾高中、屏東女中等校,加上桃園新興高中、治平高中,以及台中縣的弘文高中、僑泰高中等私校,真正來自於偏鄉、教學資源缺乏地區的學生屈指可數。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認為,繁星計畫已大致達到當初的期待,但仍有少數靠甄選就能錄取的頂尖學生,也來搶占繁星名額,有關單位應逐年檢討。
  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則認為,繁星開辦至今,已讓許多不曾錄取台大、成大的高中圓夢,使偏鄉學生也有「適性揚才」的機會,「顯現了公平正義,絕對稱得上是一個成功的制度!」

(中時電子報)

沒有留言: